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世界还不能够称为净土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是心境的写照。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当心中感到欢喜愉悦时,所见到的世界也比较美满;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烦恼苦闷时,所见到的世界、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尽如人意。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心,所谓心随境转。当然,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即境随心转。
在古代,孟母三迁的原因,是因为她觉得好环境,让她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场,这世界的诱惑太多、障碍太多,无法使我们 顺利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愿力,凡有意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必接引。到达西方之后,处在很好的环境,修行很容易就能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环境,或到清净的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环境影响我们,使人格升华、使心得清净。
境随心转世另一个方向。这世界虽非净土,虽不像阿弥陀佛般的净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达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所见到的世界,也是比较清净的。
心是什么?心可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两类。所谓物质的心是指心脏、头脑。一般人说“我心里很难过”“这样的麻烦事,使我很头痛”,心里难过就是心急、心脏负荷过多;头痛就是心里很烦恼、心情暴躁。
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观念等。这些虽然和头脑都有关联,但头脑却不等于精神,头脑是精神所依,精神是头脑产生的功能。
烦恼心和清净心的对立?
佛教所谓的“心”是指烦恼心和清净心。你、我、他,贪、嗔、痴,无常、苦等,是烦恼心。所谓“你、我、他”就是分别的意思,对接触到的人、事、物产生的反应。
有人问禅师:“佛经说无执著就是无分别、无烦恼,我们是否可以无分别?”
禅师答道:“这是不可能的。当下的你问我答,你我之间无分别吗?”
“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只是用不同的名词而已,有的称佛,有的称耶稣、上帝、神。”
禅师答:“不一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譬如一个女人,对其父亲而言,她是女儿;对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对她的儿女而言,她是母亲;对她的老师而言,她是学生等。虽然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见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人。因此,由于宗教立场或身份立场的不同,见到的环境、对象便不一样。如此,怎么可能无分别呢?
虽然,一切事、一切现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场和不同的环境,但对自己的感觉而言,不要当作是和自己有冲突或无冲突。这种感觉越减少,见到的世界越和谐。
清净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烦恼心使我们痛苦,使我们生生流转六道中。烦恼心越少,投生的层次越高,智慧越增长。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镜子蒙尘是愚痴,拭去尘埃现智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认为菩提本来没有树,心也没有镜,既无树也无镜,不会有尘埃,也不必拂拭,这种境界更高。
清净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本来面目。有位禅师开悟以后,有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后,转身碰到墙壁,才发现我的鼻孔是朝下的。”也就是说佛性到处存在本来具足。当烦恼心还在的时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显现时,即已开悟,不论看到什么,什么都是佛性,那又称为无分别心,或无差别性。
心清净并不是非常困难,不能永远清净,能得一小时清净,乃至一分钟清净也好,只要练习了清净,就能享受到一分钟清净自在的快乐。
误解佛法或不会修行的人,很可能与现实的世界产生隔阂、讨厌、逃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