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袁世凯集团的兴起(1)

变革中的危机 作者:楚双志


袁世凯集团的兴起是清末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

吴虬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一文中说:袁世凯集团“惟自创生以迄溃败,亘延二十余年,决非偶然事实……但物竞天择,惟适者存,北洋派之兴,必有适于生存之环境,北洋派之败,必有不适于生存之环境”。此言一语中的。

从光绪二十一 至二十七年(1895—1901年),短短7年间,袁世凯集团何以能强有力地崛起,并迅速成为清廷赖为存在的柱石?其原因纷繁复杂,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崛起决不是偶然的。大致说来,决定这一集团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有六:(1)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的打击,导致清王朝的经制之师——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没落。(2)在安内攘外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和汉人地方集团迅速崛起,改变了大清王朝200余年的基本政治结构,中央与地方的平衡被打破,军事政治权力下移到地方,“千古变局”出现,王权危机陡增。(3)在甲午战争中,淮军瓦解,中国需要一支新的武装力量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甲午战争后,淮军失势,李鸿章病逝,淮系军事政治集团支撑清王朝大厦的时代结束。清朝政治出现了一个相对的真空,需要新的政治势力来填充。(5)清末官场腐败,掌权人物腐化,给袁世凯集团发展私人势力提供了契机。(6)在淮系崩溃以后,以袁世凯为领袖的袁世凯集团崛起,而不是以其他什么人为领袖的什么集团崛起,是与袁世凯自身的才干和作用密不可分的。读袁世凯的奏疏、信札和有关袁世凯的传记,给人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即袁世凯的抱负和雄心很大。对袁世凯十分了解的荣禄就曾指出:“此人有大志,吾在,尚可驾驭之,然异日终当出头地。”正因为袁世凯有这样的抱负和雄心,他才能在以后的新政中,率领袁世凯集团在山东、直隶与东三省做出很大的成绩,从而为袁世凯集团迅速从地方走向中央、利用辛亥革命之机走向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创生的机缘

袁世凯集团在新政前夕的迅速崛起,是鸦片战争以来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各种矛盾积累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

1.袁世凯集团是承传湘、淮集团自然发展而来的。著名学者罗尔纲先生说:“近世北洋军阀的起源,追溯起来,实始自湘军兵为将有的制度。”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镇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清廷下令各地在籍大臣,连省督办团防。曾国藩采用新的方法,在湘将分散的地方团练合并,形成了独立的正规武装——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这支军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震慑朝野的湘军集团。在湘军集团内,曾国藩利用同乡、门生、故吏等地缘、血缘、师生的封建关系来形成军队的主干,并由这些主干自行在家招募士兵,这样便形成了从士兵到将领直至曾国藩为中心的层层隶属网络。军队所信仰、效忠的,便不仅是国家,更直接的是曾国藩个人了。湘军的这个特点,奠定了它在近代中国半私人军队先驱的地位。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进程中,湘军很快就取代了绿营兵而成为主力。曾国藩湘军领袖的地位,随着湘军集团的发展也不断上升,成为威慑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在军事方面,用兵为将有代替了兵归国有、募兵制度代替了世兵制度;在政治方面,用督、抚专权代替了清室专权。湘军兴起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开始掌握地方实权,从此打破了满洲贵族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治以后,湘军将领中有13人做了总督,13人做了巡抚,如江忠源、李续宾、严树森、刘长佑等都官至督抚,而李鸿章、左宗棠更是权倾朝野。“内轻外重”的局面遂告形成。正如范文澜所说:“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挽救了满清,同时客观上也削弱了满清,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起着显著的变化,从此满清政权,逐渐向汉族军阀转移。”

在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为了减轻朝廷的疑忌心理,曾国藩大量裁撤湘军,湘系的军事地位下降,淮军则上升为清王朝所依靠的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淮系集团乘势而起。

淮军是继湘军以后,汉族地主建立的另一支地方武装。淮军集团实际上是从湘军集团中分离出来的。它的领袖李鸿章本来就是曾国藩的重要幕僚。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长江下游尽为太平军所有。为了防止上海陷入太平军之手,咸丰皇帝命令曾国藩率领湘军开赴长江下游。但是曾国藩不愿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长江中上游地盘,为了执行朝廷的命令,他于同治元年(1862年)初命其亲信李鸿章回家乡合肥招募淮勇五营。同时曾国藩又拨湘军数营给李鸿章,并派湘军名将程学启、郭松林帮助李鸿章按湘军营制训练淮勇。在朝廷方面,曾国藩又竭力举荐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担任江苏战场上镇压太平军的主帅。自此,李鸿章的淮军迅速发展,在镇压太平军、捻军过程中发展成一个势力强大的军事集团。同治十年(1871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权倾一时,在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渗透经营20余年,门生故吏遍及各地,造成了一个舍他之外,清廷无其他兵力可倚、无其他能员担任外交的局面。时人奏参李鸿章兄弟一门:“以功名显,其亲党交游,能自树立。文员自监司以上,武职自提镇以下,实不乏人……惟勋伐既高,依附者众。当时随从立功,身致富贵者,又各有其亲友。展转依附,实繁有徒。久之倚势妄为,官司碍难处置。”就是这样一个清廷赖为依靠的地方实力派集团,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战争中却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