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年的家乡教育(3)

胡适 作者:白吉庵


胡适小时候不信鬼神,但对孔夫子是崇拜的。他母亲殷切地盼望儿子读书成名,因此时常叮嘱他要拜孔夫子。那时他们学堂里挂着孔夫子的画像,每天放学都要对这位圣人行礼拜揖。有一次,胡适到他大姐家,看见外甥章砚香供着一个孔夫子神龛,做得十分精致,两边还贴着对联,写着“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一类的句子。胡适看了,心里非常羡慕,回到家里,他也自造了一座小神庙。他找来一只匣子,做圣庙大庭;又把匣子中间挖空一方块,用个小匣子糊上去,作为圣庙的内堂,堂上设了祭桌、神位、香炉等物;两边又增设了颜渊、子路等人的神位,各有一方小祭桌。两旁贴有对联,都是用金银锡箔做成的匾对,色彩鲜艳。他母亲见了,十分欢喜,专门给他一张桌子供这神龛,而且还给了一个铜香炉,每逢初一和十五,命胡适焚香跪拜。这座孔夫子的神龛,胡适离家后,他母亲一直保存着,直到他留美回国返家时,仍然完好无缺。

胡适11岁时就能自己看古文了,老师教他看《纲鉴易知录》和《御批通鉴辑览》,前者有句读,他还不感觉吃力,后者没有,这就需要他用红笔来断句了,所以读得慢一些。后来在他二哥的建议下,改点读《资治通鉴》,为了便于记忆,他又动手编了一部《历代帝王年号歌诀》。后来他说这是他“整理国故”的破土工作。由于胡适努力学习,再加上天资聪明,到12岁以后,他的学问差不多赶上老师了。塾师胡观象也感觉到自己没有能力再教他的书了,长此下去,怕贻误学生,于是他决定向胡母提出辞职,请她另请高明。胡母再三央求,结果也未得其首肯,最后只得停学,另想办法。

胡母一个人无处商量,暗自思忖,不让他读,这是违背他父亲的“应该令他读书”的遗命,让他读呢,又没地方可去,真是左右为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最后还是忍着心选择了徽州人的老路,出外当学徒。俗话说:“前世不曾修,出世到徽州,养到12岁,爷娘把外丢。”那时,她的弟弟即胡适的舅父冯诚厚在泾县(离上庄170里)恒升泰药店当管事(经理),她就决定把儿子送去跟舅舅学生意。在亲人照顾下,胡母也就放心了。不过经过一段实际生活后,胡适对此工作不太感兴趣,他就写信给他在上海的二哥,要求继续读书。

1904年春,他二哥绍之由上海回家,与其母商议,认为胡适聪明伶俐,送去做学徒,实在可惜,况且父有遗命,不可违抗,于是他对胡母说;“婶,我想带臧弟到上海读书,未知你放心吗?”胡母说:“好,哥哥带弟弟外出读书,我哪有不放心的道理呢。”胡适就这样从泾县被招回来,准备行装,跟他二哥到上海去读书了。这是胡适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性的转变。胡适后来念念不忘,说他二哥是恩人之一。

胡适这次出门求学,不知何日得归。他母亲放心不下,所以在他离乡之前,即1904年1月按家乡风俗习惯为他订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旌德县江村人,与他家相距40里,名叫江冬秀,比他大几个月,彼此没有见过面。虽然如此,但后来胡适对此婚约,没有提出异议,遵从母命,终成百年之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