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二妹陈映民又名王营,1908年生。在她出生仅七天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忍痛将她抱给了金家寨上吕家湾的贫农吕能江家,给吕家做了童养媳。陈映民从小在吕家长大,15岁时与吕家长子吕绍文完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一无所有的吕家兄弟成了革命的积极参加者,陈映民也参加了革命斗争。她于1930年加入共青团,任六安六区五乡团支部书记。1931年又参加了红军,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12师政治部做妇女工作。1932年,陈映民跟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她担任了川陕省委妇女部副部长。在艰苦的红军长征途中,陈映民的丈夫吕绍文和弟弟吕绍武、吕绍全先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亲人中只有陈映民坚持到了陕北。
1936年10月,陈映民随同红四方面军第五、九、三十军及总部机关和直属团队共二万多人,奉命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执行打通国际路线和在河西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陈映民任妇女团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由于孤军深入,敌众我寡,西路军将士虽然浴血奋战,但损失惨重,陈映民也在战斗中被俘,被押解到敌人开办的被服厂做苦工。
虽然在敌人的魔窟中受尽苦难,但陈映民还是在一名汽车司机的帮助下逃离了虎口,于1938年4月来到了延安。由于此时正是张国焘叛逃至武汉并发表声明脱离中共之时,延安正在掀起声讨和揭批张国焘的高潮,陈映民为避免受到不必要的牵连,于是根据其已改名叫王明的大哥之姓,改名叫王营,继续为党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陈映民一直在后方负责保管财产。1949年秋,她随军南下到重庆,后到重庆水产公司工作,1983年离休。
陈绍炜又名甘宁,是王明唯一的弟弟,也是兄妹中最小的一个。他生于1911年,小时读过私塾和小学,后又到六安县读完初中,毕业后回到金家寨教书。他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在商城县一区一乡模范小学、七区列宁小学教学,后又调到六安县七区四乡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任宣传员,以后也主要从事教书等文化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去了延安。
王明一家大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母亲喻幼华的娘家也可以称为革命家庭。王明大舅喻幼堂,共产党员,曾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六安六区十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二舅喻百方,共产党员,是六安六区游击队副队长。他俩于1930年五六月间分别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受尽酷刑,但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无论陈家还是王明外祖父喻家,参加革命最早的要算是王明。王明对其家庭成员及亲属参加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王明家乡金家寨县,素以革命老区闻名全国。1924年金寨地区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建人就是王明的老师詹谷堂。1929年这里举行了立夏节起义和六瞿起义,创建了两支工农红军,使该区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 区。
1930年春,国民党部队进占金家寨,王明父母和弟妹跟随红军退至牛食皈,不幸其母喻幼华得重病。后红军打退敌军,全家重返金家寨。其母喻幼华闻讯两个弟弟被敌军惨杀,病情加重,被人用担架抬回金家寨。半夜时分,才回到家中。可惜家中被敌军破坏无遗,喻幼华想喝点糖水而不可得,从而休克致死,时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