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是一个真挚热情地追求真理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他以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和考察革命后的俄罗斯。他向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但决不先入为主地把苏俄社会描绘成一片极乐世界。新俄有新俄的社会问题。他在宣传报道苏俄令人激动和振奋人心一面的同时,也反映新俄社会存在的阴暗面。
首先,他如实报道国家机关中依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一个小学女教师因为配给的口粮不够吃,在学校停课时去兼任临时教席,以求多得一点口粮。由于“违法”,这位女教师不得不接受审判。但是参与审判的官员们每人竟至少超额领取了7份口粮,因为他们是官。还有一件事涉及到贪污,有一个营官作弊贪污五百万苏维埃卢布,营长和委员长起初假装不知。营官以地毯贿赂营长夫人,并骗过了委员长。不料委员长夫人得知此事,便揭发出来,营官被判处死刑。这些阴暗面,使瞿秋白感到改造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
其次,他如实反映苏俄社会中存在的宗教信仰问题。1921年4月23日是复活节,恰巧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一天。瞿秋白应翻译兼友人郭质生的邀请,参观了希腊教的复活节礼拜仪式。他发现这一天,居民家家都插“瘦柳”,教堂中举行盛大的礼拜活动。入夜,莫斯科人几乎倾城出动,城中1500多个教堂的钟声响彻云霄,莫斯科最大的教堂——基督教主庙里人山人海。红场上虽有无产阶级文化部演出歌舞,并有加里宁演说,但不如复活节活动隆重盛大。
再次,瞿秋白如实报道苏俄政府遇到的各种困难。当时,东俄大旱,灾情严重。瞿秋白转述俄国中央及各省报纸上的灾区通信,将苏俄人民的困难景象告诉国人,“一堆一堆饥疲不堪的老人幼童倒卧道旁,呻吟转侧”,“啮草根烂泥”,“吃死人肉”,“竟有饥饿难堪的农家,宁可举室自焚”。当时有不少外国新闻记者据此百般渲染,把苏俄描绘成人间地狱。但瞿秋白不是这样看的,他在报道灾情的同时,也反映苏俄政府救灾的对策。他说:
革命战祸连年以来饥寒交迫,今年又是如此,真可见俄国无产阶级创业的艰辛。
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食粮。各城市中呢,举行音乐会,演剧,募捐;学生,赤军,医生,看护妇热心参加。职工联合会组织募捐队,又到灾区去调查。请外国红十字会来俄考察赈助,——美国还特派一机关来此。
由此可见,瞿秋白并不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天上的乐园,而是把它看作是人间的社会。不仅如此,他还对苏俄社会中的官僚问题、宗教迷信问题等阴暗面进行思考,试图探索和分析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历史根源。他指出,官僚作弊是东方式专制政体及封建遗毒造成的;而宗教迷信则是旧俄这个经济落后国家的守旧性和小资产阶级心理的反映,因有这些社会经济的根源,所以革命的巨潮也只能使其有所改变,而不能完全消灭。他力图证明,这些阴暗现象不是苏维埃新社会自身的痼疾,它们将不断地受到新兴力量的冲击,逐步被消灭。
瞿秋白在以记者身份活动于莫斯科的各个领域时,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俄文名字,叫“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这个名字译成汉语就是“战胜恐惧、克服困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