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确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 作者:陈述


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的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站立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才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废除不平等条约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对中华民族独立和共和国主权无比重视。通过对国际局势的冷静观察和精辟分析,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们在1949年春夏之间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并将其在《共同纲领》第七章外交政策中规定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据此,中央及各级人民政权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支助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卫生和救济机构等。这为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为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发展经济、文化往来,奠定了基础。

(二)毛泽东访苏,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访苏联。访问期间中苏谈判的内容和签定的条约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将中苏共管的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在1952年前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苏联军队不迟于1952年末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回,由中国政府收回主权。大连的行政完全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苏联在大连临时代管和租用的财产于1950年内由中国政府接收。苏联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1%)等。

会谈的结果,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以平等的原则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形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重要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毛泽东在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同时,加强了中苏关系。

(三)发展对外关系和经济交往

新中国在确定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原则时,并不是排除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更不拒绝同他们发展经济关系。但由于帝国主义在政治上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中国政府主张同他们推迟建立外交关系。而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要有所区别。但是,对于平等互利的经济往来,中国并不拒绝。经过努力,在建国初期,中国同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同它们的贸易量在1950年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2/3。但是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阻碍了中国的对外开放。1950年12月,美国宣布禁止一切美国货物和船只进入中国,1951年5月,美国又操纵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把外贸重点转向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同时采取灵活政策,利用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坚持易货贸易,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多做生意。1952年2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签定巨额贸易协议,又于4月签定中日贸易协定。这对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在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的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给美国及其所纠集的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毛泽东于1950年6月28日发表讲话指出:“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10月份,在美国侵略军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的严重形势下,朝鲜党和政府向中国党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全面地估量国内外形势,既全面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又深入地分析了出兵作战的必要和可能。为争取安定地从事建设的国际环境,打掉国际国内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中共中央下定决心出兵抗美援朝,并派出代表团到联合国控诉美国的侵略行径。经过激烈较量,终于把美国侵略者打回“三八线”,沉重打击了霸权主义,维护了世界和平。

坚决贯彻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革,中国在三年之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更加巩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社会风气和人民精神面貌极大改观,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更加拥护共产党,相信人民政府、热爱新中国。这为夺取更大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