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家居、家庭(2)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 作者:(美)那仲良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我一直使用“中国人”这个字眼,仿佛它是描述生活在中国的一个统一的民族。当然,更准确地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称为“中国”的这个地理和政治空间中,“中国人”一词的含义是不精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称她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属性的问题在中国相当复杂。总的来说,每个民族独特的建筑,服装,语言和文化模式,包括家庭结构有时都会得到赞颂,而且常常能够明确地区分出来。中国最大的民族是汉族,有时被称为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2%。现在汉族的人数约为十二亿人。在中国,人们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独特的家庭结构越来越了解,例如蒙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但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庭现在只是当地汉族家庭模式的变体。在全国的汉族中进行人种学研究会明显受到地区范围和历史阶段的限制。

尽管民族像阶级、性别、年龄一样,是一种有可能影响家庭生活方式和住宅构成的变量,但是这个主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在本书中没有涉及。而且,我们还必须承认,即使在分布面积如美国一般广大的汉族中,人们在口头语言和其他具体的文化特征方面也是千差万别。人们往往没有认识到,汉族中的这些亚种族差异实际上和欧洲各民族的差异一样多,而欧洲各民族的差异通常很容易辨别和区分。的确,不论是在过去的还是在现在的政治疆界中,中国并不是一个有着同一文化模式的独立的文化实体。中国“内部”的区域模式和欧洲各国间的区域模式一样各具特色,差异显著。中国有八个省份除了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外,其中每个省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五千万,而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尽管国内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但每个国家的人口只有大约五千八百万人。德国是西欧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为八千三百万,而在四川省、山东省以及河北省,人口数量都超过了德国。“中国”和“中国人”确实是两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很多真实存在的现象。

个人、家庭、邻居、商人、工匠等人以口述和交流经验的方式把各种建筑惯例,形式和做法当作传统相互传授。但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中国房屋和家庭并不是一种静止的传统文化产物,其中的“建筑物”并不是静态的,价值观也不是停滞不前的。

人们有时用“传统”和“传统的”这两个术语描述从过去和最近继承的一些建筑形式,但是由于这两个术语容易和永恒、单调以及持久等意义模糊的概念相混淆,加上它们还建立起一套错误的二分法,因此这两个术语也存在着局限性。段义孚问道:“当我们提到一座建筑是传统的,我们是打算赞扬它还是批评它?为什么‘传统的’这个词一方面能唤起真实的感情和令人向往的品质和优点,而另一方面,却带给人一种局限感——在大胆创新方面的匮乏感呢?”(1989,27)考虑到多年以来 “传统的”

中国家庭的本质,他的评论不无道理。虽然“传统的”可能使人想起一些古老的,合乎惯例的,甚至是永恒的东西,但是“传统”这一概念实际上来自于它的字面含义,即“传递或流传下来的东西”,这个传递的过程不管速度如何,往往是富有活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房屋、家庭的变化,人们能够重新创造和修正“传统”,因此,“传统”这一术语在本质上与“不变”和“现代”并不相悖。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在观察民居时说道 :“传统既可以被看成积极的概念,也可以被看成消极的概念,人们常倾向于后者。其实传统也可以是中性的。这是我所采取的立场。而且,人们无需完全摒弃或拥护一种传统;我们能够在称赞一些传统物品的同时拒绝接受制造它们的传统”(1989,81)。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某些方面会逐渐消失,而另一些方面则会保留下来,展现了由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产生的动态性。《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一书以多种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住宅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靠一两个简单的解释都不足以说明其原因。像任何建筑一样,一座房屋能够保护里面的人免遭反复无常的天气的侵袭,如冷热,雨雪,潮湿和大风,然而掩蔽仅仅是构成房屋形式的因素之一。每一座住宅的构成都有着更大的环境背景,如气候(即天气的长期状况),土壤,岩石和植被。居住在该地的居民通过他们的实践和感受能够将这些情况了解得十分透彻。毫无疑问,人们修建住宅是为了在某一个环境中创造一定程度的舒适享受,即一种适合居住的内部小气候。另外,在中国,对风水的利用不仅揭示了人们对于循环往复的自然模式的感受和高度的环境意识,而且揭示了人们塑造空间的自觉方式。

中国房屋形式的复杂性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住宅可能“在类型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通过与地方文化习俗相关的“独立演变和不断积累的文化智慧得以创造和保存”,这一点与中国住宅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同样引人注目(Oliver1997,xxii)。穿越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历经各种状况,人们要想理解中国的家、家居和家庭的概念及关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住宅是繁衍后代、工作、社交和休闲的场所,它使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往往超出单一家庭的界限扩展到广大的社区中。许多中国住宅,确切地说是大部分中国住宅,长期以来仅仅是有围墙的长方形空间,而且空间的划分只达到最基本的程度。然而许多中国住宅展示出一些稍为复杂的关系模式,这些关系模式体现出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养育子女以及照料老人等情况。为了满足家庭不断变化的需要,例如结婚,生子或有人去世,中国的住宅似乎常常处在变化当中。作为家庭生活的场所,中国城乡的住宅成为家庭成员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地点,而且也反映出他们的宗教观和宇宙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