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雪上的熊

日本的面孔 作者:刘晓峰


——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树下》译后感言

那是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兵们乘坐几辆吉普车开入日本爱媛县林木密布的山间小村。那天,村里的学生们摇着自制的星条旗用英语高呼着“你好”,站在道路的两旁夹道欢迎这些美国兵。而一个男孩子却从学校跑出去。他跑到了森林中,从高处俯视山谷,小模型一样的吉普车沿着河边的道路开进了村庄,如同豆粒大小的孩子们的脸虽然看不清楚,可是,从他们口中发出的“你好!”“你好!”的喊声却是听得真切。那时,躲在森林中的男孩子流下了眼泪。

这位执拗地躲进森林的孩子命中注定还要经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认为“天皇是‘神’,要向天皇的照片顶礼膜拜”的日子结束了,被认为是“恶魔”、“野兽”的美国,这个日本人“最恐怖”、“最憎恨”的国家,成了日本从战争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所最为依赖的国家。而很快“连我也明白了,比起‘神’实际上支配社会,还是人们享受平等的权利、共同参与的民主主义更好。”……

这位躲进森林的孩子就是少年时代的大江健三郎。

翻译完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树下》,书中很多与此相类的细节盘绕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在自己的树下》是为21世纪的孩子们写的一本书。想一想战败确实给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带来很大的变化,而几代新的日本人就是在这种变化中成长起来的。就连当年躲在树后流泪的10岁的少年,当他拿起笔向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也已经是67岁的老人。在经历过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后,他想把自己所感觉、所体会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对生命、对爱、对幸福、对战争、对死亡、对人类的理想的认识一一传达给孩子们。

我觉得翻译《在自己的树下》是我所做的有意义的工作之一。因为这本书向我们展开了一个日本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是有可能帮助我们近距离观察日本的一本书。而如何近距离地观察日本,正是我们今后应该多加考虑的问题。

战后这几十年,经过认真的努力,日本人从战争废墟中浴火重生。直到今天,日本人均GDP居世界之首,国内生产总值有5万亿美元,高踞世界第二。而与日本这些经济成就的取得同步的还有民主和法治的体制,有舆论等对社会未来走向多方面的监督,更重要的,还有几十年来几代日本人的新的教育与新的思考。作为一位整个90年代都在日本求学中度过的中国学者,对战后日本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我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认为,这一切是值得我们从正面加以研究和评价的。

雪炸裂于山峰

雪倾泻而下

坐在倾泻而下的雪上

是熊

它挠着朝天的鼻子

安闲地

仿佛是在吸烟的样子

一只熊在那里

——井伏鳟二《雪崩》

已经被认识到的危险,我们至少可以想办法去加以克服,最可怕的是如那只安闲地坐在倾泻而下的雪上的熊,它面临灭顶之灾却对此毫无意识。在变化纷纭的世界中,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认真地思考着与人类整体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生活在大海这一边的我们,同样是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