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冰介绍说:“我们始终认为,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比亚迪获得快速奔跑能力的关键,这方面虽然投入数额巨大,但也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
在技术长腿之外,比亚迪也精心打造模具长腿。比亚迪不愿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几个月后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收购了北汽集团下属的北京吉弛模具厂。经过几年的发展,比亚迪的这个模具厂成长为亚洲最大的模具中心,为整车制造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比亚迪的新车开发变得方便快捷。现在比亚迪开发一款车型模具的费用降到同行的1/3。
有个故事说,当F3首次在广州车展亮相的时候,立刻吸引了业界的专家,其中包括来自英国罗孚的技术专家。当英国罗孚的技术专家发现F3整个无焊一体的侧围是由整块钢板冲压成型的时候,赞叹不已,不久就将其产业上游的模具生产订单交给了比亚迪。 此外,比亚迪还为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生产汽车模具。
王传福对比亚迪的模具技术非常自信,在2006年的一次演讲中,王传福自信地说:“我们比亚迪整车的模具的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尼桑在美国看了一圈后才发现比亚迪是在模具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尼桑来比亚迪一看,我们产品是日本的品质,中国的成本。最近克莱斯勒在中国找做模具的,比亚迪排名第一,一汽才排名第二。”王传福的自豪溢于言表。
另外比亚迪的长腿还包括位于上海的检测中心。比亚迪进入汽车业后,先在上海建了一个检测中心,这一“多余之举”应该说是极富远见的。国内有些汽车公司不重视汽车质量的检验,这在国外很受诟病。例如奇瑞旗云在俄罗斯的对撞检测中被撞成一堆废铁,这让奇瑞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努力大受影响。
在进入汽车业后,比亚迪首先考虑的就是先把试验平台打造好,避免出现类似遗憾。为此先后在上海和西安的基地分别建了一条试车跑道,还建设了碰撞、道路模拟、淋雨、高温、综合环境、抗干扰等检测实验室。
F3上市前就在这里做了很多测试,包括对汽车安全性的对撞检测。再如耐久性试验,在车里装上沙袋、石头,24小时在试车场里跑,人歇车不歇,正是这样的笨办法保证了F3的品质,使其成为国产车的主流经典。
2育袋和自我奔跑
按照比亚迪方面对袋鼠模式的解释,在长腿之外,袋鼠模式另一个要点是育袋能力。
在2002年,随着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最终完成,比亚迪登临电池行业巅峰,在电池领域坐稳了前三。这时比亚迪的电池产业其实已经接近天花板,进行大规模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成为比亚迪的必然选择。
于是比亚迪选择从电池领域向汽车领域扩张,这是一种从低门槛行业向高门槛行业的逆向扩张,存在很大的局限和风险,以至当初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之时,股价狂跌20%,但最后比亚迪成功了。
为什么别人失败而比亚迪可以成功?按照袋鼠理论,因为比亚迪具有超强的育袋能力。在电池领域多年积累所形成的生产资料、核心技术、市场营销、资金储备、企业管理等,这些庞大的资源形成了比亚迪超强的“育袋”功能,帮助、保护新的产业(产品)茁壮、健康地成长。
比亚迪选择汽车行业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是形散神不散,整个产业链各项业务之间可以发生聚合效应。日本汽车的崛起与电子器件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大的关系,装在他们汽车上的电控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转。同样,在电子部件、模具、车载电池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使比亚迪可以先握住某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零件,再组成整车的集成优势,造就了一般民企无法超越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