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
有这么一帮人,他们长相一般,谈吐平凡,走在大街上,最容易混同在大众之中,白天黑夜,都过着极普通不过的世俗生活,只有在静思默想之际,奇妙的幻想火花才在他们的头脑以及面相上呈现出迥异常人之处;有这么一个空间,冷静的时候是冰,热情的时候是火,冰在上面,火在下面,势均力敌,中间形成一股真空,既不叫人窒息,却也不能够带给人太多的振奋,不生不死,只在彼此交织的瞬间,焕发出灵光既逝的遐想,而那遐想往往恣意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当以上说到的那一帮人进入这样一个场景,就正如一滴水侵入——幻想的——汪洋,当水滴日积月累,渐渐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时,冰火之间的不死空间则注定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革命。乔治R.R.马丁便是这场革命的领袖之一。
此人一九四八年生于美国纽泽西州的贝约恩市。廿七岁即以《莱安娜之歌》获象征科幻小说界最高成就的“雨果奖”,曾获四次“雨果奖”、两次“星云奖”、一次“世界奇幻文学奖”及十一次“轨迹奖”。马汀是当今欧美最受推崇的幻想小说作家之一,曾担任“新阴阳魔界”和“美女与野兽”等电视影集编剧总监,其早期作品多为科幻,尤以短篇见长,笔调瑰丽、感伤而富浪漫色彩。长篇作品则包括《光逝》、《风港》、《热夜之梦》、《末日狂歌》及预计一共七册的「冰与火之歌」大系,现已完成《权力游戏》、《列王纷争》、《冰雪风暴》三卷。「冰与火之歌」大系是近年来史诗奇幻小说的一大突破,他以宽广的格局,史家般的写实笔触,跌宕而惊奇不断的情节,革命性地拓展了幻想小说的视野。
对于“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文学奖”及“轨迹奖”其实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只是妄自菲薄地猜测它们大抵都是幻想文学界很了不起的奖项吧,居然被这样一个我也比较陌生的美国人一举囊括了,这一点勾起我的兴趣,遂去查阅,终于被查到乔治R.R.马丁的形象:一个斜戴了鸭舌帽,蛤蟆墨镜,毛发蓬松,大胡子的中年人,和我印象中的外国作家并无二致,不过从那一张不清不楚的黑白相片上我倒是朦胧的看到一些海明威的影子,我记得海明威是1961年用一把猎枪消灭了自己的,就是说他去世的那一年乔治R.R.马丁13岁,要隔14年他才能够写出《莱安娜之歌》,而要隔得更久他才会开始动笔书写《冰与火》,可是我依旧乐意将这两个人牵扯到一起,一来是貌似的形象,再者是我把能够读到的两个人的书籍都读了,发现,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书写的两个人却在同一个层面获得了共知,便是均乐于对血淋淋的残酷现实进行叙写,它们不但超越了海明威醉心叙述的战争,也超越了马丁小说依附的那层外衣——奇幻。
恐怕正是这一点,才让我有一百二十个精神在两天两夜废寝忘食中将上下二册共达737页的《冰与火之歌》一气翻完。
对于这样一部杰作,好评已经够多的了——亚马逊网络书店称:马汀细腻真实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复杂但井然有序的情节,以及美丽的文字,无怪乎被《轨迹杂志》誉为“成就远超过其它同类型作品”。出版人周刊说:一部货真价实的奇幻史诗,背景设定在一个历史有八千年之久的世界……马汀在小说中为胃口奇大的奇幻文学爱好者准备了一场丰富的盛宴。……
在不能阅读之前,浏览如此评论,肯定觉得有貌似拔高之嫌,而在阅读之后,再回头去看,则要觉得那些夸耀之辞非但中肯,而且显得太中规中矩了。一个集三十年功力而成的颠峰代表作仅仅将它和其它同类型作品一较高低,仅仅把它当作货真价实的“奇幻”史诗,就明显的有削足适履之象。因为事实上当我们将那一层罩着奇幻的外衣脱去之后,我们就可以恍然大悟乔治R.R.马丁的野心所在——架构的庄严壮阔是在还原人类的冷酷现实;历史小说的写实笔触意在书碑列传;而恢弘布局、崭新手法、深具创意之背景以及模糊难辨的善恶分野则完全是在颠覆幻想小说的传统了。
这样胸有成竹意味深远的运笔总使我想起金庸那本貌似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这样的类比或者会被认为牵强,可是我更乐意如此这般去看待一本包罗万象的读本,我私下里觉得恐怕也只有这样去看待它,才可以将它凸现出来,生发出凌驾于一时一地一种体裁以外的恒久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