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评/幻想的魅力,冰与火的魅力

冰与火之歌卷一:权力的游戏(1-3) 作者:(美)乔治R.R.马丁


我们为什么要看奇幻小说?

因为我们希望愉悦地释放自己的想象,更好地享受人生。

那为什么小说要建构在幻想上呢?简单地说,这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与人类文化生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比如甲和乙同写一本基于汉朝的小说,甲决定以“纪实”的方式写而乙决定以“奇幻”的方式写,问题出来了:汉朝就那么几个皇帝,就那么几件大事,乃至部队只能叫“御林军”而不能叫“近卫军”。而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虽然历史潮流的大趋势,如封建王朝必将衰亡,奴隶制必会解体等等是不可逆转,但具体的种种事件,却往往是偶然的结果。对一篇“纪实”作品来说,无论构思出多么离奇的情节,这些“狸猫换太子”的事件都必须象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一样绕着“史实”打转。而“奇幻”作品给予你的是一种机制,解释的机制,你可以用这一整个文化、社会的体系去自行发展已有的现实中不存在而又可能发生的情景。它还给了你两大自由:你可以把不同的文化溶入到一个世界,进行地理上的重组;你也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渗透进作品的运行里,这是价值观上的重组。

对作者,这是极大的自由,对读者,则是丰富的体验。

《冰与火之歌》作为杰出的史诗类奇幻作品,在想象方面,不仅承接了旧有的魅力,还直接突破了《魔戒之王》以来的种种写作定规,开辟了新的视野。

一直以来,奇幻小说吸引你的是一个矛盾和一条中心线。

一个矛盾,是勇士与魔王的矛盾,是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善与恶的矛盾。它贯穿于传统的史诗作品中。其间,善的一方也会有坏人,会有恶人的帮凶(如《魔戒之王》中的巧言),恶的一方会有善类,同时善恶也在不同的人心底挣扎。随着故事的进行拓展,矛盾在发展,他们将不断蜕变、转化,直到高潮时化为纯粹的善恶之争。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预先把一个强大的“恶”放在舞台中,“恶”强而“善”弱。“恶”在明处而“善”在暗处,整个故事始终处于斗争消长中。作者要让“善”的一方通过合情合理的方式最终由弱变强,压倒“恶”,读者就从这过程中获得神秘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条中心线从属于这个矛盾之下。这条线是善良人物的成长路线,他总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内心挣扎无助到坚毅不屈,最终成为显赫的或平凡的英雄。作家的功力高下判别于,这个(些)人物的成长,那种心路历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经历了千百次的重复旅程后,我们能否尝试另一种方式?我们能否把复数的人物放入场景中,任其自由而真实地碰撞,交织出独特的图案呢?《冰与火之歌》向大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成功地引入了POV(point on view 视点人物,作者以视点的角度进行述说)的写法,使我们得以通过身份迥异的人物的目光去观察。常有人说:读《冰与火之歌》的感觉是复杂的,在这一刻你还情不自禁地为书中的角色喝彩,在下一刻你却恨不得把书撕掉。因为她“黑暗”,因为她“残酷”,或者说“真实”。在这里,你再也看不到预定的结果,而只能像买了彩票等待开奖的彩民一般急迫地期待那份撼动,你甚至不能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迷失在这缤纷的世界中,正如你迷失于现实的世界,只因为她运行的规则就是现实生活的法则。

《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不仅是《魔戒》以降的旧史诗时代的最后一部辉煌之作,也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