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这天,郭宝成正陪着《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在神木县医院和院长、医生代表座谈。被称为“神木模式”的医疗改革推进一年来,来自医疗服务供给方的牢骚和不满,成为比较普遍情绪。县医院作为神木县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公立医院,担负起了整个免费医疗约三分之一的服务量,是神木医改中政府掌控的最重要的筹码。
“医改不会走回头路,”郭宝成对在座的医生们说,“现在,和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他的目光坚定,告诉正在听他讲话的人,在这件事上,他不可能作任何妥协。
这位自称“老”的地方干部,身材魁梧,精力旺盛,说话是陕北口音。他对局势的控制能力不容置疑。半年前,在一次针对医改的专项会议上,他对几个虚与委蛇、效率低下的部门和负责人不留情面地一一点名。
如果不考虑财政等外部因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说起来不能再简单了,无非是要建立起一个买方、供方和需方三方参与的合作机制。而一旦进入现实环节,涉及那些层层叠叠的部门利益,永无答案的医患关系上,人们还是要到“一把手”那里寻找仲裁和答案。
没人比郭宝成自己更清楚这点。一方面,他是神木医改程序的“主设计师”;另一方面,他是这个城市最大的“调停员”。这个地方从过去的土壁泥墙变成一个深不见底的钱袋,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演变。他要比任何地方的执政者更为倚重制度的创新和设计,同时,他自己在这座城市执政13年所积累的权威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在《老子与治县》这篇执政心得中,他流露出“‘无为而治’是干部的一种境界”的想法。
郭宝成的工作重心仍然在他倾注心血的免费医疗改革上面。他把他的政治声誉和神木的未来,压注在了这场改革上。他知道,他往前走得越远,推进得越深入,他获得的支持者会越多。医改就会成为不容阴碍的趋势。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其位,继任者也要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否则就是与大多数人为敌。
在神木,在榆林,肯定有人很不喜欢这种被郭宝成强硬挟持的感觉。
他的讲话被手机来电的持续振动打断了。郭宝成一边继续发言,一边用眼角余光看了眼号码。电话来自榆林市委组织部部长尉俊东,这是一个必须要接的电话。
在2010年6月11日这个意外电话打进来之前,郭宝成都处在他个人声望的巅峰时期,那也是他人生的一个特别时期。尽管免费医改试行的最初几个月里,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占了多数,但是自从医改被更大范围地关注后,赞美和肯定的意见就忽然强烈起来。公众把对中国医改推进缓慢的不满转化为对“神木模式”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