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政治分野(3)

在神木,做个幸福的中国人 作者:朱文轶


除此之外,它们还共用着一片水域。这块当年被称为“红碱淖”的淡水湖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在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漠里凭空生出如此巨大的淡水资源,简直是个奇迹。居住在神木和内蒙古边界的人都能多少沾到它的光,它每年还为这个没什么旅游资源的地区带来为数不少的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2001年重新划界之前,它在版图上是由神木独享的,红碱淖优美的湖沿构成了神木和内蒙古天然的边界线。为了更好地开发这块资源,神木人帮它换了个名称,叫“神湖”。

这里的边界冲突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草场的严重沙化一直威胁着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和周边几个旗旗民的生存,红碱淖和日渐兴隆的旅游业是他们逃离旧有生活方式的希望。但这样一来,神木的旅游客源被分流是必然的。红碱淖大部分的开发是民间行为,几家人联手,在湖边圈块地,搭上几个蒙古包,就可以收费了。争夺客源的群殴事件三天两头就会上演。

矛盾虽然由来已久,可2001年以后,局面变得对交界区域的神木人不利了。内蒙古抓住了这一年划界的机会从陕西分去了红碱淖六分之一的水域。在2001年的这次全国范围划界中,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全部划清,42个三省交会点和18个省界边界线起止点全部确定,32300个界桩永久性地设在省、县两级行政区域关键部位。事实上,很难说争议就此得到了永久性平复。麻烦恰恰在于,省界是由县界(近代以后更是下延为区、镇、乡界)组成的,省界变迁往往牵涉到县一级乃至更下层区划民众的具体利益。拿红碱淖的重新定界来说,这10平方公里的水面,对陕西省微不足道,无关痛痒,却是神木县几个乡镇的“命根子”。

这次区域划分,神木的管理者没什么发言权,他们只有发发牢骚。民政部部长李学举2003年到省界视察,郭宝成在公路畔上用石头摆了这个界线给他看,说:“李部长,古今中外,哪有这样的划界办法。”李学举低笑不语。为了平衡基层利益,中央在划界后的制度安排上留了一个伏笔。在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颁发不多时,国务院出了49号文件:《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红碱淖和克珠尔滩(席芨滩)地段行政区域界线划定及有关问题的批复》,对前者作为解释“管辖权维持原现状不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