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成不爱做阳奉阴违的“中间派”。他的自负一直是把双刃剑。在他看来,神木向榆林贡献了大部分税收,财政转移力度之大在榆林无出其右者,榆林就应当对神木更多地放手,给他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权。他对榆林的一些决定和意见不太买账,他本人向来不喜欢“妥协”这个词。他对自己器重的下级很爱护,会替年轻人挡开来自外部和上级的压力。“他(郭宝成)直率也急躁,工作不称心,会骂人,会拿那些工作上出了纰漏的干部开刀。但他绝不会给自己的干部们穿小鞋。下属被骂得狗血喷头,上边领导来检查,提出一些质疑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在神木的立场上。”一位在2003年到2008年三次采访郭宝成的地方作家回忆。
“这些家伙一个一个都是好样的,都比我强,如果让我干具体项目,我就干不好。他们里面就有书记县长的料。”郭宝成对他说,“我这样告诉上级领导:年轻干部身上潜力很大。如果工作不好,那是我的原因,工作好,那是他们干得不错。不然,带上羊如何打败狮子?”
这样的领导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神木县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确保了地方上政令的顺利,也令神木县有可能从无到有,在短时间内在全县快速铺开“免费医改”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的民生工程。“免费医改”的中枢机构“神木县康复办”,由一名叫张波的卫生系统干部领衔,他就是郭宝成从基层干部里发现和培养的年轻骨干,在此次医改的制度设计和执行推动中功不可没。而在榆林看来,神木越来越像郭宝成的“小王国”,这是无法被容忍的。
一些榆林干部对郭宝成敬而远之,也有在背后指手画脚的人。大家慢慢都知道,这是块不好碰的“石头”。
2005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使人们领教了这块“石头”的坚硬。这事情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就发生在郭宝成由县长升任书记的关口上。准确地说,当时他离神木书记的位置仍有一步之遥,可他作出的大胆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些平级干部甚至被他吓蒙了。
在神木县的众多邻居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是财大气粗的一位。神木和内蒙古的交道很多。它们共用一片沙漠,也共用着沙漠下最优质的一块煤炭资源。这块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点众多:发热量高、煤灰少,即使在煤炭市场大萧条的年代,这儿生产的煤炭也有基本的出路保证。分别位于陕西、内蒙古两省的神木和鄂尔多斯,是这片令人难以置信的煤炭的两个最大受益者。也正是它们(神木和鄂尔多斯东胜区)完成了神华集团前身神东公司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