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在成熟期存活下来的竞争者们来说,因为可以在市场上安定下来赚取利润,所以他们便把利润中的一部分拿出来投入到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的活动中。例如,“买二赠一”、“增量不增价”的促销活动等等。
类型③处于衰退期。由于随着市场规模的缩小,各竞争者的利润也开始慢慢减少,竞争者们为了确保生产,便选择了降低成本这条道路。他们即使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在这个市场中消失,也会有效利用现有的战斗能力(设备和人力),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
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因商品销售总额平稳,便只是研究如何提高销售额对策的行为是多么的危险。
如果这种商品目前真是类型③这种情况,想要增加销售额的策略,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效果的,只会迅速陷入赤字的状况中。
当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理论已经变得单一化了,而现实生活中仅凭这种普通理论也是不行的。但是,在明知这种理论的情况下作出逆向思考,与由于不知道这种理论而出现差错的行为是有很大差别的。
以经验为基础思考属于二流,由市场整体出发思考才是一流
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中,怎样在成长期生存下来,在市场成熟期到衰退期阶段如何获得利润最大化,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能够确保获得利润的,只有在竞争中获胜存活的竞争者们。那么,那些失败者或是新加入竞争行列的参与者应该怎么办呢?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新加入竞争者是很难存活下去的。
那是因为竞争的重点发生了改变,新的竞争市场产生了。前面我们所讲到的格力高芝士饼的例子就是如此,但是为了充分证明这一点,我们再举一个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例子。
基于微软公司开发的MS-DOS,IBM公司为个人计算机这种专属于“个人”的电脑打开了销路。
让我们来看一看个人计算机的价格构成,其中直接劳务费用和零件制造设备的成本约占八成。但是,在市场扩大Windows95的销售之后,直接劳务费用的成本占有率开始减少,零件和制造成本却变为最大。
如果想要使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快速流畅地运行,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很重要,必须达到很高的要求,于是,这就催生了中央处理器的速度竞争。这时是英特尔公司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时候。此外,为了在中央处理器的性能、设计功能上的提升和获得竞争的胜利,市场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在当前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又是何种状况呢?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销售成本已经占到了最大份额,出现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设计,还有与手机配套购买,获赠个人计算机主机这样的销售模式。针对以“粉色的外形设计不但可爱,而且还是免费的”这种理由购买个人计算机的用户的开发也很成功。
我认为最近的PC市场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每种竞争的焦点如上图所示。
在MS-DOS时代,“怎样顺利进行生产”尤为重要。这是由于当时设计复杂,选用的零件也很慎重,制造设备也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自动化。在Windows时代,最为重视中央处理器的性能。现在这个笔记本电脑时代,最为重视的却完全是市场。
以个人计算机为例,我用自己的方法对市场变化造成的竞争重点的变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事实上,我所讲述的这些东西只是作为旁人的看法,仅仅是些“后知识”而已。但是,市场的主体竞争者若是依靠这些“后知识”,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现在竞争的重点,预测下一个市场的竞争焦点,先下手为强。迈克·戴尔在以产品制造的相关费用为焦点的竞争时代中,构筑了高水平的供应链,打出了低价格战略措施。IBM在笔记本电脑时代来临之前,将其个人计算机事业部卖给了中国公司。
这就是所谓的二流者用乘法方式计算,一流者才会用除法方式思考。此外,二流者只会以经验式方法思考,一流者会运用理论原理,从整体中扣除或是从计划出发进行反向计算。
拙劣的企业计划,只是在前一年业绩的基础上提高利润增长率;而优秀的企业计划,则是走在市场的前面。
遗憾的面包店之所以遗憾,并不是因其位于商业街上
我住在日本铁路总武线沿线某车站附近,刚进商业街的地方。在那条商业街上有一家十分冷清的面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