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渠道
未来的竞争,必定是产业链的竞争。流通和制造在这样的链条中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中国巨人的”制造“这条腿已经很粗壮,但如果”流通“这条腿发育不良,跛足的中国巨人必然无法走远。
张近东常说苏宁的发展是吻合了时代背景的,每一次苏宁的发展都能在激荡的外部环境中找到时代的根据。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看似是偶然的,但是背后又有着时代的必然。
苏宁与中国的家电业一同成长,经历过供不应求、制造为本的时代,到现在物资极大地丰富,渠道的价值日益凸显,苏宁的发展正是吻合了这种时代的变化。
温总理视察的时候,对全体苏宁员工作了四点重要的指示。关于流通的那句话位列四点重要指示之首,这实际上也是对苏宁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的认可。
许多对政策颇为敏感的人都嗅到了总理讲话中的新气息。那时,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虽然中国的经济正顽强地走出谷底,但是希腊、冰岛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却时时提醒着人们,2007年年末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将继续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温总理对苏宁的期望和勉励别有一番深意。金融危机让一直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严重受阻,世界各国经济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倒下。这使得中国大量做外向订单的OEM厂家举步维艰,也使得国家的最高决策层下决心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型。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国政府制定了4万亿元基础建设投资的国策,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心针“,让中国的经济迅速恢复活力,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而苏宁这样的零售流通企业,更像是社会经济的”血管“。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流通企业,同时也是唯一在所属领域内占据龙头地位的民族零售企业,近千家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正在苏宁电器打造的这条现代化供应链上分别获取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物美价廉的电器产品。温总理对苏宁的寄语更是体现了国家的领导决策层对中国的流通渠道和供应链重要性的全新认识。
为什么是全新认识?实际上,中国目前已经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在流通业的发展上中国依然严重滞后。在2009年11月28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就明确表示:“中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必须要提高流通竞争力,而且流通竞争力应该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正在逐渐被颠覆。中国经历过短缺经济时期,那时商品供不应求,甚至极度短缺到买东西还需要指标批文,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在那时,产品的生产环节占据了整条产品价值链的80%,而服务贸易环节仅仅占据了20%。那时企业“重生产、轻流通”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逐步推进下,各类商品都渐渐进入了相对过剩的经济时期。产能过剩、商品充裕、供大于求,诸多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生产在整条产品价值链的地位迅速下降,而以往被轻视的分销、物流、零售等流通环节的价值比重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果还是一味地埋头生产,重视生产轻视流通,无异于一个跛足的巨人在黑暗中行走。
“我曾经查过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他们有一个数据叫社会资本总周转量。30年前美国社会资本的总周转量是十几次,2000年以后,其社会资本的总周转量是76次。货币流转速度越快,流转的次数越多,产生的增量货币就越多,这就是流通的力量。”陈文玲说。与之相比,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两次,商业的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三次,资金利用效率非常低。
一方面,中国的流通力量过于薄弱,对于什么是重要资源,什么是经济命脉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当年计划经济的思维使得产业意识始终没有跳出制造业为上的局限,流通渠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稀缺资源和重要命脉,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渠道为王”的观念也只是随着国外营销思想的流入,逐渐在一些竞争激烈的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者心中扎下了根。
另一方面,外资流通企业携品牌、管理、资本优势,通过大规模自主扩张和行业并购,已经在国内的流通行业积聚起庞大的力量。但是,还是因为在流通业的认识上存在偏见,人们对外商大肆进入中国流通业的后果缺乏应有的警觉。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只不过是流通行业内部的市场,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丢失一部分流通行业的市场份额,根本无伤大局。
可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早在2005年前后,国内的一些知名学者就已经意识到了流通行业的重要性,认为流通业以及网络状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