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抢掉在地上的煤,深挖掩埋于地下的金矿
个体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客观世界面前就无所作为。环境和机遇是创业的前置条件,但如何把握机遇,寻找适合自己创业的条件,则要充分发挥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
张近东说:“人会有许多选择,但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一旦作出了决定,就要把它作为自己最好的选择,用积极的心态、最有效的方式做好它。”
“在产业发展中,机会是永远的,就是看大家怎么去创造条件寻找,以及我们寻找的时候,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把握。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是人高马大,所以不会去和别人抢,我们强调自己去挖掘-我们不会和别人抢掉在地上的煤,而要去深挖掩埋于地下的金矿。我们要发掘别人看不到的,以前瞻性眼光和行动超越别人。我们从来不去想如何搞投机,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在找机会求发展,但在把握机会的具体行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永远在寻找机会,也永远都踏踏实实地在做,把机会变成事业。”
张近东的这番话,揭示了创业的真谛:发现潜在的需求,寻找市场机会,然后通过投资、经营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创业离不开市场,机会不在别处,而是隐藏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万象里,这就需要创业者发现、分析消费者内心深处隐秘的需求。
苏宁当年之所以选择卖空调,是断定了南京这么热,空调肯定会有人要。但是关于这个市场的前景,苏宁人也无法预见到中国经济随后这么短时间内就会发展成这样,这在当时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当时南京有很多有钱人能消费得起,但他们还不了解空调,需要苏宁引导、满足他们的需求,然后提供给他们解决方式。
老子说:“大道至简。”就是说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南京夏天这么热,有人需要空调,我们就卖空调”,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正迎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满足需求。所谓市场营销,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行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需求是对有能力购买且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而现成的产品或服务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时,企业的机会就来了,提供有效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创业关键的一点在于找准市场定位,满足需求。
南京、武汉、重庆及南昌被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四大火炉城市”。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这四座城市夏季高温天气多,夜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按照资料统计,南京城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最低气温在28℃以上的,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平均每年1.9天。南京人有一句“夏九九”民谚:“扇子勿离手,出汗如出浴。”这样的高温天气,决定了空调的市场需求。
发现市场需求,并不代表就找到了能为我所用的市场机会。
当时空调市场推广面临几个难题:其一,空调是一个新的品类,市场认知度低;其二,价格高,一般的工薪阶层没有消费能力;其三,如何组织货源,如果没有稳定的货源,就只能眼看着市场机会溜走。
张近东认为,前两个难题容易解决,只要加大营销的力度,以南京偌大的城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足可以让空调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
然而,第三个难题却让张近东颇费思量:南京人需要空调,但空调货源何处可寻呢?
当时,春兰在中国的空调业务做得最大。而春兰是江苏的企业,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它走出市场的第一站应该是南京这个省会城市,只要能与春兰合作,就不愁满足不了南京有钱人的空调需求。
其实在创立苏宁之前,张近东早就开始接触空调业务了。他还亲自到江苏泰州春兰厂家参观过。正是在这次专门的参观过程中,双方敲下了经销合作的意向。
事实上,和春兰的合作,苏宁还扮演了春兰空调在南京的经营中心的角色。在创业当天,“苏宁交家电”的公司名字边还挂着另外一个牌子-“春兰空调南京经营部”。这种今日看来太普遍的专卖专营,在当时尚属首例,换句话说,苏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形态-家电专营模式。此后,这种模式一度成为家电行业的流行模式。
有了和春兰合作的样板效应,很快,苏宁和松下、三洋、三菱、华宝等一线品牌纷纷取得了合作。自此,苏宁完成了“发现潜在需求,寻找市场机会,满足客户需求”的创业三部曲,也成功实现了“以空调为切入点,成功进入家电行业”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