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是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的。
从城乡统筹发展中受益匪浅的一个村镇是位于崇州市西南偏僻地区的桤泉镇。近几年,这个镇完成了农村产权改革,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吹响了科技支撑农业的号角。于久品(音译)和他的妻子便是生活在桤泉镇的一对夫妻。
城乡统筹发展给他们的生活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从农村搬进了一个集中住宅小区,住房质量大大提高。做饭时再也不用忍受明火的烟熏火燎;垃圾也不再随意丢弃,而是进行有序处理。生活条件的变化让整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打扑克和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更多的人开始参加健身锻炼;在家里看电视的村民少了,更多的人选择走亲访友。
于家隔壁住着一位于久品称其为刘叔的邻居。刘叔一辈子在田间劳作,但始终都挣扎在贫困线上,过着自给自足的贫穷农民生活。他没有任何积蓄,从来没见过百元钞票。一项培训计划帮助他掌握了技能,找到了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现在,刘叔已经骑上了摩托车,还有了两三万元的存款。
像很多其他村民一样,于久品和刘叔对未来的好日子愈发自信;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逐步深化,他们必将还有更多机会。
桤泉正在从落后走向现代化,桤泉人民的生活也从惨淡贫穷变得生机勃勃。但是,桤泉只是成都很多农村崛起的一个缩影。2010年11月,《成都日报》报道:“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已经建立了一个水、电、气、垃圾和污水处理共用网络。”由此,农村居民也过上了更加现代化的生活。
作为走向现代生活的一大步,蒲江县等地已经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城市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洗衣机和热水器也首次进入这里的农村家庭。
现代化并不仅仅包括电和自来水,修路也是这些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走访成都市区的一家医院时,在这里工作的一位姑娘非常激动地告诉我们,她的家乡是新都区的一个农村,当新修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来的土路、宽敞的公交车代替了原来的小巴时,她的父母别提有多高兴了。她说,新投入运营的公交车比城里的一点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