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黎独享杯

老妈巴黎游学记 作者:孙慕颍


 

“我的巴黎游是个独享杯”。什么意思?就是千万别想组个什么团一起去,人愈多乐趣愈少,即使只有两个人,也难逃因迷路而焦虑而抱怨而落得大吵一架的下场。况且“一个人”游学好处多多,好玩的还不只迷路呢!

傻妈“一个人”在巴黎的这段时间,在每天仔细品味巴黎的惊叹连连中,一层又一层地卸下了她戴了数十年的不同的面具,的确像是历经了无数次的探险,而挖掘出来的宝藏竟然是一个“真正的自己”!傻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以前陪在父母儿女身旁时,或亲朋好友围绕时,偶尔总会感觉到的,就像三十年代诗人冯至写的那一丝丝细长的寂寞一样: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傻妈想到,每当听年迈的父母絮絮叨叨地说着年轻往事时,每当父亲讲着讲着会突然停下来,温柔地望着母亲说:“来,老太太来说说,你昨天晚上做了些什么好菜给我吃的啊?”每当至今八十多岁的母亲,依然用无限崇拜的眼神,仰望着正述说着当年勇的父亲时,傻妈都是那个陪在他们身旁,陪衬着他们的幸福的乖女儿;每当女儿们不但帮她过母亲节,还帮她过父亲节时,傻妈则是那个陪在她们身旁,旁人眼中勇敢而坚强的单亲妈妈;当大学时的挚友,退休前的老友,从“姊姊妹妹”的时代到了“婆婆妈妈”的年岁,如今依然能彼此无所不谈时……这些时刻不都是快乐又幸福的吗?这一股如蛇般的,静静地、轻轻地从心底蜿蜒而上的寂寞,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幸福与快乐吗?一个人的时候自我的价值何在?傻妈这才明白原来这寂寞正是来自思念着一个躲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另外一个自己也不太熟识的“真正的自己”呢!

原来对自己好一点,就不会怨别人太自私;对自己宽容一些,对别人也就不会太严厉;认清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岂能强制要求别人?其实严以律己的人,很难宽以待人;原来“近忧”就是“远虑”太多来的;原来我们遵从大多数,不是因为它们更有道理,而是因为它们更有力量;原来是风俗习惯决定了什么是合宜、什么是正义;原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我,才能不轻易向世俗价值妥协……

在“爱之都”的巴黎,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浓情蜜意,但一个人怡然自得独处的身影也所在多有。或许一个已经找到真正自我的人,才能破除害怕“一个人”的魔咒吧!像皮耶老夫人一样,即使高龄八十六,即使一个人独住,而独子却选择远在罗马尼亚的偏僻乡下成家立业,依然会兴冲冲地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去乡间别墅度假;像特立独行的凯萨琳老师一样,拒收上课时会不断查电子字典的日本学生,坚持太过勤奋的学生会影响全班的学习气氛;像那些一个人捧书阅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样,不论是公园里、地铁内,沉静一如雕像;像巴黎的俊男靓女一样,一个人独坐街头露天咖啡座,观赏着往来行人或摆足pose 供来往行人观赏;像巴黎的鸽子一样,一只只独自高高地站在罗浮宫外伟大的雕像头上拉屎拉尿。

大家都知道的海明威曾这么形容巴黎:“如果你够幸运,年轻时曾经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

用“独享杯”这种法国人不屑一顾的快餐文化产品,来比喻一个人去巴黎游学才能品尝到的快乐滋味,真有点儿对不起这“一席流动的飨宴”。重点当然在“独”这个字,只有独自一人时,才有足够的空间,能依着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本质,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只有在没有需要你为他们着想的人在身边时,才有机会完全地独自选择。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的时空中,更能够认清自己的弱点与长处或特点和极限,即使屡屡尝试错误,也还是品尝到了自由的美味。与其留在原地空喊:“我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我这一辈子牺牲奉献得够了,从今天开始我要为自己活了!”勇敢的婆婆妈妈们不如试看看,一个人站出来快乐地为自己活,或者自信地活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