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的勇气——巴黎的教堂

老妈巴黎游学记 作者:孙慕颍


 

若论巴黎热门的景点,数目最多的,首推教堂,就跟台湾许多庙宇一样,也是大家观光旅游必去的古迹或名胜。

位于巴黎北边蒙马特的圣心堂,高耸的圆顶白色建筑,就是傻妈住家最美丽的背景,也是傻妈去过最多次的教堂。通常傻妈的漫游路线是沿着蒙马特墓园边的马路,先居高临下,浏览一下墓园中美丽的雕像,避开红磨坊前那条灯红酒绿的大街,然后绕道后面的石砌小道,一路蜿蜒而上,一路想着电影《艾米莉的异想世界》里圣心堂的阶梯,想着艾米莉为把握时机追求爱情,采取主动为男主角沿阶梯画下的箭头……抬头仰望这座罗马拜占庭式样的大教堂,忍不住像艾米莉一样雀跃地拾级而上。

广场上人潮汹涌,却一点儿也不拥挤,而且凡在风景最美处,就有巴黎人独坐低头看书,明知观光客猛拍,依然纹风不动,果真是观光客爱看人,而巴黎人爱给人看。比之外面的热闹滚滚,教堂里幽暗阴凉,闪光灯此起彼落,想要顶礼膜拜或沉思默想或歇腿纳凉,各取所需,一概适宜。圣心堂脚下还有一座蒙马特圣尚教堂,外墙贴满原色宝石的设计风格,美得竟然有点颓废,里面空荡荡的连座椅也没有,感觉有点儿像进了回教清真寺一般。

第二个最常经过的是马德连教堂,石柱围绕长方形的建筑,颇有希腊神殿的风格,灰色的外观衬着这蓝天白云,光用看的就带来无限的喜悦。铜门上有圣经十诫的浮雕,祭坛后有圣母玛丽亚升天像,金碧辉煌,足可跟咱们妈祖庙比美。教堂外后门广场上,还有个巨大的金色人头雕像,正对着老佛爷百货,相看终日两不厌。

傻妈为了买伊朗玫瑰大马卡龙,最常徘徊、流连忘返的圣日尔曼大道附近,有两座知名的教堂:一座是圣日尔曼·德佩教堂,就在双叟咖啡馆和花神咖啡馆对面,因此即便有现存最古老的、十一世纪建造的高耸钟楼,参观的人潮依然不敌来自世界各国观光客必喝之双叟花神咖啡;隔壁附近的圣许毕斯大教堂,外面广场上有气势非凡的喷泉,里面则有号称法国规模最大的管风琴和德拉克洛瓦创作的《击退恶魔的大天使》。第一次进去参观,手捧旅游指南和相机,果真管风琴正演奏着悠扬的乐曲,傻妈一边瞻仰名画,一边用闪光灯猛拍,只是分不清满墙的名画究竟哪一幅才是德拉克洛瓦的,正满腹狐疑,发现教堂深处的祭坛前,灯火通明,还有神父和教友们正在……趋前一看,原来正在举行丧礼,大家正在瞻仰遗容哩!傻妈立即收起相机,一脸肃穆地快步离开。

会让傻妈专程前往的,当然是属于十二世纪哥德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圣母院了。自从傻妈在罗浮宫看了《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之后,深为画中老马沮丧的目光和拿破仑倔强不屈的神情所感动,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去看看《拿破仑加冕图》中的圣母院和伤兵院圆顶教堂中的拿破仑墓。坐在玫瑰彩绘玻璃窗下,想着拿破仑虽然从教皇手中抢过皇冠为自己加冕,但仍需教皇在场,以彰显其合法性;而端坐在旁的教皇也甘于沦为政治的附庸,忘了他们该服侍的是上帝……想着政治和宗教的纠缠不清,最后是宗教与政治联手,假借各种道德规范、政治教条企图钳制人的思想……

圣母院广场前有个“零起点”标志,法国各大城市和巴黎的距离,都是从这个铜星开始起算,就像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零起点”作为安身立命之所,需要一个真正的信仰,人生一切的价值都是由这个点开始算。只是在这么多可选择的“零起点”中,什么才是你人生最终的信仰?什么样的信仰才能永保平安、幸福、赚大钱?什么样的“零起点”才是一个真正的、不被人所操控的信仰?

巴黎的教堂集各式建筑的大成,每一个都是经典之作。教堂里仰之弥高的穹顶、彩绘的玫瑰玻璃窗、名家的大型壁画和雕塑,让教堂美得似乎比宗教本身更神圣。就像巴黎的墓园,艺术之美的浪漫情怀竟然可以胜过死神的幽灵。而许多教堂的地下墓园比之教堂更是声名显赫,例如法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卢梭,作家雨果,科学家居里夫人这些法国伟人们长眠的万神庙。只是看了太多美的东西,如同傻妈在罗浮宫参观了六小时后的经验一样,会有点儿消化不良,有点儿想吐。所以即使专程前往参观,通常也只在外面照个相,绕两圈,胃口就饱足了。

倒是万神庙旁有个小巧秀气的圣艾提安·杜蒙教堂,和其他望之弥坚的大教堂完全不同,一见就让傻妈想起丝路旅游时到过的青海塔尔寺。心头一震,就地坐在教堂旁的阶梯上,仔细端详起来,果真供奉的是圣女圣热娜维耶芙,就像有着绿色琉璃瓦、细致柔美的塔尔寺,原来是宗喀巴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盖的。回到台湾后最让傻妈思思念念的,竟然不是圣心堂,也不是圣母院,而是这座精美绝伦的小教堂,总觉得有些什么前缘未了的故事放心不下。在网络上“散步”许久,才发现傻妈最尊敬的法国十七世纪大思想家帕斯卡,竟然就葬在这个小教堂里!

帕斯卡——这位连反上帝的尼采都佩服的基督徒说过:“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真正而牢靠的心满意足,我们全部的欢乐都只不过是虚幻,我们的苦难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最后还有那无时无刻不断威胁着我们的死亡。”这种因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吃了知识善恶树的果子之后所得来的智慧,不论古今中外,永世纠缠着人类;“我们希望真理,而在自己身上找到的,却只是不确定;我们追求幸福,而我们找到的却只是死亡和可悲。”人的一生由理性逻辑推论出来的下场,不正是如此?

幸而,上帝当时在伊甸园中,还种了许多其他的果树和生命树,就像帕斯卡说的:“单独靠理性并不能寻得生命的真理与镇解人们的苦难;认识真理不只凭借理性,还要凭借着我们的心。”这“心”不就是伊甸园中的生命树吗!“只有感情与直观才能体验到上帝;信仰是上帝的礼物,不是由理性而来的礼物。”帕斯卡如是说。

傻妈大学时代有个情同姊妹的好友,从来不敢看电影,理由是——无法承受每部片尾都有的“End”这个字。这个字所带来的巨大无比的空虚,会提醒她——人生就像这样,无论悲欢离合,结果都是虚空的虚空。不知她历经了人世的沧桑,成了婆婆妈妈后,是否依旧不看电影?傻妈倒是很有勇气,决定不再吃知识善恶树的果子,傻妈的第二辈子只要有生命树的果子可吃,就真正是个“新满意族”啦!吃了生命树的果子,看每部电影都是“Happy Ending”!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