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典经济学在中国本土的验证(上):道德的感通(1)

中国经典经济学 作者:钟永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

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子孙保之。——(明)袁了凡《了凡四训》

无论如何,我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爱因斯坦 致马克斯·玻恩的信,1926年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史上,真正重大的突破,如哥白尼的天文学说、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不是论证得到的,是论证之前由“灵感”得到的,也就是说,是由演绎法得到的,不是由归纳法得到的。至今科学史上仍然不解,爱因斯坦怎么会在“神奇的1905年”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一连5篇原创文章,几乎没有什么引文和参考资料。

中国经典经济学的道理,如果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更多地来自演绎法。自性的道理,自然伦理的道理,太极两仪四相五行的道理,《黄帝内经》中人体系统的道理,都不是可以归纳出来的。但是,如果把整个中国经济历史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她的不可思议的文化也符合归纳的结论。既是爱因斯坦灵感式的演绎文化,也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归纳文化。演绎的内容可以在中国历史上得到验证,也可以在中国历史中归纳出统一的伦理经济定律。

不在于历史是什么,在于读者自己如何去看待。本章和下一章,都取自大家熟知的中国史实,无非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做人即经济”的道理,了解人的品性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无论帝王总统对于国家,还是平民百姓对于家庭,其伦理机制是完全同一的。西方经济学假设人性如何如何,或自利或理性,实际上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无论怎样假设都不能穷尽“本自具足”的人类自性,所以难免盲人摸象,莫衷一是。中国本土经济学虽说起点为“自他不二”基础上的他利和自利的统一,其实在本质上并不假设人性如何,而是直指人性本身,不管禀性习性如何千差万别,皆按照天性的自然伦理教化之,使群生统统归于自然中道。如果您仔细体会这两章的史实,就会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本土经济学,不管学与不学,知道还是不知道,每个人每天都在遵守或者违反。

在当今分工的时代,职业属性过于分明,富豪不是“经济学家”,政府总理也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就“经济”一事,他们的领悟和造诣会令“黑板经济学家”望尘莫及。赚钱不需要学习今天的西方经济学;政府决策也不需要学习今天的西方经济学。经济学里的南郭先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盛世”的特点和经验总结

《礼记·礼运第九》记载中国古代国家的经济文明程度有两种:一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二是小康,“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自黄帝以来,得天下者皆因有德;失天下者皆因败德。修德则家齐国兴,败德则家乱国衰。凡是兴旺的朝代,领导人必有过人的德行、智慧、能力和勇气;凡是衰败的朝代,领导人必定有败德的言行,伤身害命,国破家亡。德为天下大本,真实不虚。曾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天子身修,则国泰民安,常逢善时,风调雨顺;地方官员身修,则保一地方平安;一人身修,则安身立命,兴家乐业。理身、理家、理国全在个人身上。翻看二十四史,不难发现以德治国是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历代统治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华夏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独存的密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