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通讯员写这位帮妈妈养猪女孩的稿子名字叫《女大学生回乡当猪倌》,这次他没有用四六句子做题目,应该说这次的报道还是有些真实内容的,女孩毕竟上过大学,毕竟现在是参与了养猪,正因为这样于通讯员底气比较足,稿子不但投往了秀水的新闻媒体,还给省报寄了一份。过了几天《秀水日报》把稿子发出来了,不但内容去了一大半还发在四版的边角上,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于通讯员有些丧气,但他很快就接到了省报记者打来的电话,省报记者对大学生回乡当猪倌的事件非常感兴趣,想亲自来一趟搞深度报道,说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的今天,这个女孩的做法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于通讯员一听乐坏了,当即就应承了下来。
省报记者来的时候这个女孩就不是原来那种帮妈妈帮忙了,而是妈妈成了她的帮手,还连夜扩大了养猪场的规模由原来的四头变成了十头,不仅这样还有了一个长久的规划,当然这些都依赖于于通讯员协调的功劳。省报很快就编发了长篇通讯《回乡当猪倌的女大学生》,这个报道一出,立刻就把这个女孩轰动起来了,中央几个大报立刻就进行了转载,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也专门派出记者采访,当地的媒体更是不甘落后,报纸广播电视几大媒体全体出动,关于这个女孩的消息通讯专题连篇累牍。在这么强大的新闻攻势下,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这个新闻人物,该女孩很快就被推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该女孩开始不冷静了,由原来在镜头面前非常羞涩的女孩变成了野心勃勃的狂想家,开始圈地扩大养殖规模要办一个年出栏上万的养殖场,当地政府立即予以支持,市领导亲自带着几个银行的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即就协调了三千万的资金。养猪场很快就办起来了。然而接二连三的问题也来了,先是当地饲料供应不及时,从外地进饲料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的成本,然后就是生猪的价格大跌,再加上管理跟不上,以及养猪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引发的纠纷,养猪场很快就难以为继了。这时债主纷纷上门,女孩被逼无奈只好趁着一个夜黑风紧的晚上潜逃了,后来也有人见过这个女孩,是在南方某个加工车间的流水线上。但愿那种平静而劳累的生活能带给这个女孩新的生活启迪。
是媒体的推波助澜最终害了这个原本可以有着常人般平静生活的女孩,我们的媒体就是太注重自己的社会属性从而忽视了人性,为了一种虚假的社会功能无节制的违反天理的拉长人的虚荣和阴暗从而导致了一种现实生活的错位。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形容现在的媒体恐怕一点都不为过。沙镇玉在刚开始干广播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情。那年大旱,按照惯例宣传部召集新闻媒体开了一个紧急的协调会要求他们大力宣传各级政府的抗旱自救,媒体纷纷响应。不久一组关于抗旱的稿子就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出现了,当时的市委书记看了以后非但没有表扬宣传部而且还把部长叫过去训了一顿。那几年正好从上到下在倡导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求各地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大部分地方农民的观念还跟不上,市委书记正在发愁怎么落实上面给定的指标。这时机会来了,天气大旱就能逼着农民认识到单一的生产模式不行了必须要转变生产观念,市委书记正准备借此再开一个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动员会。不想媒体却发了一组组织抗旱的稿子,市委书记能不发火吗!宣传部长挨了熊之后明白了市委书记的意图,回来就再召集媒体的有关同志开会研讨下一步如何宣传。有了指导思想文章就好做了,以后发的稿子目的性就非常强了,一组有新思想的稿子很快就又见报了,但绝对与抗旱没有关系了,都是在夸赞老天旱的恰当其时,旱的应该旱的还不够,单看题目就能感受到大旱带给了秀水人民多少实惠,《秀水市大旱旱出来二十四个富裕村》、《旱天旱地撼心难转换思想又一村》……
更绝的是到了年底这位市委书记开始热衷宣传,到处慰问到处视察,敬老院贫困村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等这些平时冷清的单位,市委书记更是去的多。秀水人每天都能从新闻中捕捉到市委书记那干瘦的身形,以致秀水人民夸张的形容,刘书记(当时的市委书记姓刘)一出现在屏幕上家里的狗都不叫了。很多人也感到了不正常,在一般的情况下,媒体和政治是紧密相连的,既是政治的附属品又是政治的晴雨表,假如某个地方政要的名字频频见诸报端,形象频频出镜,就说明这个人不是提拔就是要锒铛入狱。果不其然,腊月二十八这位市委书记被省委书记找去谈话,从此就再也没有返回秀水。等案子有了眉目之后,媒体开始对这位市委书记大加批评,还是那位记者手中还是那支笔,还是那个摄像师还是那个播音员,对待同一个人前后就有天壤之别,几个月之前追着要给这个人脸上贴金,而现在却争着要往这个人身上泼臭水。所以前几年有人把记者和妓女统称为“两妓”还是有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