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副局长的制造新闻跟以上说的又有所不同,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先从内部入手,直接介入一种真实的新闻制作流程。通常说来新闻部的采访活动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个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会议;二是部门或者行业搞的一些活动;第三就是广电局内部的一些关系单位,这其中又分多个层次,一个是为广电局带来效益的,比如广告公司的许多关系户想上个新闻稿了,这类稿子虽然有很大的广告嫌疑,但往往打着领导的旗号又能为广电局带来效益,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上不行的。另一个就是领导们的个人关系,这其中又以董副局长的最多。董副局长工作过的单位多认识的人也就多一些,再加上他本人乐善好施,这就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潜在的采访对象,这里面的成分也比较复杂,有炒鸡店有足浴堂有桑拿中心有理疗室等等几乎三教九流都有,难怪董副局长有时参加新闻部会议的时候屡次强调记者就要成为个杂家,各方面的事情都要了解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对社会有用的稿子来,他自己早已就率先垂范了。
董副局长也知道这些店铺没有多少新闻报道的价值,于是在董副局长的指点下这些店铺开始有意识地制造新闻,今天这个店说自己请了一个爷爷曾经在清宫里做过御膳的厨师,明天那个店说新招的按摩师曾经给国务院总理理疗过,国务院总理在浑身清爽了之后一直赞不绝口说要下次再来。有了这些看似的新闻由头,画面就更好弄了,在店门口拉上个彩虹门,上书失传几百年的某某菜品重现秀水城或者某某领导人保健按摩师亲临秀水会诊。有了这样的噱头再加上这么精美的画面谁敢说这不是新闻。当然稿子到了沙镇玉那里他也是会皱眉头的,难能可贵的是董副局长总是能尽快的让沙镇玉的眉头平复下来。
“镇玉,张老板的姑父曾经与我对过办公桌,他姑父亲自给我电话要我扶持一下,你说咱这种热心肠能袖手旁观?”
“镇玉,李老板是下岗职工,干到今天这个样子不容易啊!他为我们全市的下岗职工做出了榜样,这样的典型我们不宣传还宣传谁?”
……
在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缘由面前沙镇玉不得不一次次签发了稿子,沙镇玉当然知道这样纵容的结果是董副局长的变本加厉。后来有些记者都不愿意跟着董副局长出发了,说跟着他出发就像是个叫花子,到了人家的店里什么都踅摸,这哪里是去采访简直就是去扫荡。听记者这么说的时候沙镇玉突然就来了灵感,他知道董副局长在他那些客户面前是有着良好信誉的,正是这种良好的信誉才让他的客户源源不断。这就像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维持这个食物链运转的就是董副局长的信誉跟他追逐利益的欲望,而那些所谓新闻稿的播出则是这个食物链的终端。根据发展规律食物链的终端掌握着最大的主动权,现在这个主动权就握在沙镇玉手中,他只需稍微做一下手脚,整个食物链就有崩盘的可能。
董副局长原来是市委宣传部的大内总管,整天跟在领导的屁股后面自然是一贯的小心谨慎。每次都是看到自己的关系户进了新闻的粗编带才下通知,当然他的那些关系户由于个头太小,进新闻都是照顾,一般只能排在最末一条。
掌握了这个规律之后,沙镇玉在编排新闻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把董副局长的那些稿子跟市里的一些大型会议放在一起,按照董副局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当好传声筒的指示精神,这样的大会报道一般都会在十分钟以上,有了这一重头新闻,再加上几条时政报道,二十分钟的新闻就被灌得满满当当的了。到董副局长的那个尾巴的时候往往就超时了,现在播出都是数字信号,所有的节目都是论秒计算的,播控人员不管你节目有没有结束到点就切。一开始的那一次董副局长审新闻的时候没有注意,结果他关照的那条稿子没有播出来。那条新闻的当事人上午就接到了董副局长的电话,想到晚上就要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光辉形象了,非常亢奋赶紧给亲戚朋友下通知让他们一齐瞻仰。上电视这个寻常百姓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自然就牵动了他这个关系圈内的神经,所以好多人吃过晚饭连街也不上了,连弯也不遛了,早早地蹲在电视机前期待着那个伟大时刻的来临。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直到看着电视冒出了雪花也没有看到自己期待的画面。第二天受了朋友诘问的当事人自然就找董副局长,董副局长头天晚上有应酬正好没有看到新闻赶紧找沙镇玉问个究竟,沙镇玉当然也不知道于是就拿着新闻母带到制作室看,一看就找到了原因,新闻超时后面的内容被抹掉了,只能今天晚上上了。但今天晚上虽然市里没有大的会议,但向书记去乡镇调研了,戴市长去了企业,光两个一把手的活动就用去了十五分钟,轮到那条稿子的时候就又超时了。董副局长要求沙镇玉想办法压缩其他的新闻内容,沙镇玉扒拉着稿子看了一遍就开始征求董副局长的意见,要不把市委李副书记的这条放在明天,市委李副书记管干部董副局长自然不敢招惹。要不把侯副市长搞的这个安居工程现场会去了,侯副市长分管的这一块是秀水的金疙瘩自然也得罪不起。最后合计来合计去最应该往下压的还是董副局长的那个关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