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也是形声字,从页(xi ),亶(d n)声。从“页”与头有关,它的本义就是脑袋摇摆不定。它有两个读音:读作ch n时,现有颤动、发抖等含义;读作zh n时,现指发抖。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战”侧重于战斗,而“颤”侧重于抖,但有时两者是可以通用互换的,比如“打寒战”与“打寒颤”、“打冷战”与“打冷颤”、“打战”与“打颤”可互换。
“打寒战”指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也作“打寒颤”,都读作d h n zh n。
“打冷战”也作“打冷颤”,读作d l ng zhan,指因寒冷或害怕身体突然颤动一两下。
“打战”也作“打颤”,都读作d zh n,指发抖。值得注意的是,“打战”一词作为口语在有些地方是指打仗,这跟“发抖”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千万不要弄错。
“词”“辞”虽不同,很多可通用
“5·12”汶川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痛心,面对逝去的生命,在哀悼他们的同时,我们更加懂得活着的意义。《新文化报》在题为《网友悼词情真意切》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祭奠的,是一个个丈夫、妻子、父母、儿女、朋友……他们曾经那么真实地来过、笑过、哭过、爱过。现在,也是那么真实地被我们怀念着。”
本报征集致汶川地震死难者悼词活动,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空前关注。很多网友都通过QQ100896618和新文化网将自己写的悼词传递过来,“我们要传递一种希望的力量,让死难的同胞们安息。”“悼词”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可与“悼辞”互换,因此我们也常看到报刊中用“悼辞”一词。比如:“我爱生恶死,爱猫恶犬。我爱漂亮的小姑娘,不大喜欢小男孩儿。我不愿听新闻界的瞎话,不信任精神病科医生。我很喜欢逗弄人,但忌讳别人烦我。”
这是罗伯格里耶在罗兰·巴特忌辰朗读的祭文,今朝成了一小股亲朋在他墓前念的悼辞,像死者的人格一样诡异。“词”是形声字,从讠(言),司声。它的本义是言词,即《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宗臣《报刘一丈书》中“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中的“词”也是用其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