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萨·韦斯特
李荷卿/编译
4月的一个清晨,我正在厨房,6岁的女儿辛迪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
“妈妈,妈妈,快来看,屋檐下有一个蚊子窝,旁边还有一个大蚊子飞来飞去。”我听到辛迪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蚊子窝?没听说蚊子还有窝呀!”
我将头探出窗外,看到女儿正站在门前,笑嘻嘻地用手指着走廊屋檐下的一个地方让我看。
我来到门外,顺着辛迪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女儿说的蚊子窝是个马蜂窝。“不行,得赶紧将它除掉。”笑过之后,我心里接着就闪过这个念头。我把辛迪拉到身后,开始仔细打量那个马蜂窝。还好,它只是刚刚开始建,还不太大。我打算做完家务就去五金店购买一些喷雾剂回来。
我告诉辛迪那是马蜂窝,马蜂不是普通的大蚊子,蜇了人是会痛的,并再三叮嘱她不要靠近。
洗洗涮涮忙碌了一上午,我就将这件事给忘了。辛迪也没有再提到它。
不知不觉,几天过去了。这天早晨,我一走出房门,就看见一个马蜂从眼前飞了过去。我立刻想起了那个马蜂窝。我抬头朝它看去,不由吃了一惊。现在,那个马蜂窝已经有拳头般大小了。有好几只面相狰狞的马蜂在上面爬着。
我最好立刻就将它除掉,否则它就会变得更大。我走进厨房,在水槽下翻来翻去。“我原来有的那种杀虫剂不知道能不能杀死马蜂?”我一边找,一边想。
“妈妈,快来看这个。”正在起居室里看电视的辛迪向我喊道。
“等一会儿,亲爱的。我现在没有时间。我要将门口的那个马蜂窝除掉。”我回应道。
我找到了杀虫剂,拿着它朝门外走去。女儿也跟了出来。
“这儿危险,快进屋去。”我用手推搡着辛迪。
“妈妈,你要杀死那些马蜂吗?”辛迪关切地问。
“是啊。”
“你不是教导我要爱护小动物吗?我以为你不会伤害动物。”辛迪闷闷不乐地说。
我一惊,立刻明白她的意思了。“是的,我是教导你要爱护小动物,但马蜂不一样,它们是危险的动物,会伤人的。”我回答。
“可这几天,它们并没有伤害我们呀!”辛迪天真地说。
我不知道该如何向一个6岁的孩子解释。事实上,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会除掉一个马蜂窝的。但是,“它们并没有伤害我们呀”是问题的关键。孩子们不懂得防患于未然,他们只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女儿的话却是无可辩驳的。
女儿很喜欢小动物,经常蹲在墙角边、花丛下看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虫子。为了不损毁在女儿心目中爱护小动物的形象,我放弃了立即除掉马蜂窝的念头,决定采取提高警惕、严密注意事态发展的策略。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个马蜂窝也越来越大。女儿几乎每天都要站在门前观察它们一会儿,并叽哩咕噜地说几句话。有一天,我问她在说什么。她笑嘻嘻地说:“我在问候它们呢,我要让它们知道我们欢迎它们。”
随着马蜂窝越来越大,我也越来越警惕。这天,门铃响了,是邮递员来送邮件的。
“你的包裹,莉萨。”他浑身不自在地说,眼睛注视着那个马蜂窝。
我接过包裹,尽量向他解释我们为什么没有除掉那个马蜂窝。
出乎意料,听了我的解释,他居然笑了,紧张的神情也放松下来。
那年夏天,那些马蜂没有伤害一个来我家的人。难道它们也领会了辛迪的好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哲学。
像一粒石子扔进池塘后产生的水纹会向四周发散一样,我对这些马蜂的宽容所产生的结果也影响了我对待事物的看法。我开始对一些我不喜欢的动物持宽容的态度。比如,过去看到屋子角落里有蜘蛛网,我一定会将它们除掉。但现在,我会小心翼翼地用卫生纸将它们送到屋外,放它们回到大自然。我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开车的时候,也会开得特别特别慢,为的是防止浣熊、负鼠或者松鼠突然冒出来。此外,我对别人也比以前好了。在超市排队付款的时候,不管是快是慢,我都会对别人保持礼貌。
经过和那些马蜂一个夏天的相处,我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容忍的了,而我也保持了在女儿心目中的慈母形象,真是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