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选择充裕?(3)

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 作者:(美)朱丽叶·B·肖尔


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家已经束手无策。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尽管近几十年来大部分经济学家一直都持断然否定的态度。再度受到关注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包括,管理政府赤字的智慧、投资人反复无常的“动物精神”(animalspirits),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未必能自我修正的见解。然而,最新的经济政策着力于“收拾残局、恢复正常”,即恢复我们原有的体制,而不是进行体制改革。

与此相反,经济刚一开始衰退,人们立即展开行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存款率急剧上升,随意购买的情况急剧减少。有人针对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中的经历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待消费、债务和生活方式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比如认为洗碗机、空调、微波炉、电视等电器是生活必需品的人口比例逐渐下降。2008年下半年进行的访谈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态度变化遵循五部曲,从一开始对“再见,经济人(homoeconomicus)”真谛的领悟,到重新认识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谈论的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经济转向“以我们为中心”的经济,从炫耀性消费转向重新关注供需差异。开展研究的人类学家惊奇地发现了这种“规模更大、更关乎生存的辩论”。但是公众知道,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2004年我进行的调查发现,美国80%以上的人口认为,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方式方面作出极大的改变”。自那以后的这几年时间里,人们的生态意识日益提高,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急迫性。人们对该做什么尚未达成共识,不过人们赞同一点,那就是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的做法必将失败。

品牌经济学曾经在某一时期产生过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最近却失去了其往日的光环。在各大高等院校,这一学科原本相当热门。随着保罗·克鲁格曼极受欢迎的作品和《魔鬼经济学》等畅销书问世,以及像大卫·莱昂哈特为《纽约时报》撰写的这类经济专栏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除了一些著名的例外情况,经济学家并没有预见到这次金融危机、房贷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来临。普林斯顿大学乌维·莱茵巴德教授指出,在华尔街崩溃之时,经济学家还在“酣然大睡”。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引用“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来说明其中的原因。不管原因是什么,2007年和2008年所发生的事都是相当严重的错误。就地球健康而言,如果这类错误再度发生,我们根本无法承受。

我们不必重蹈覆辙。美国经济对话如此狭隘的奇怪之处是,它没有把经济学及相关领域在理论上取得的进步考虑在内,而这些理论进步已经开始改变我们对于那些激励人们并使人们富裕起来的物品的基本理解。政策对话一直没有考虑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经济模型源自19世纪,其特征之一就是,认为人们相对来说没有改变,假定人们的基本嗜好和喜恶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人们所作的选择以及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改变。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会改变自身行为来应对物价和收入的变化,而且有时候这种行为改变会迅速发生。但是,人们今天的选择与明天的渴望之间并不存在反馈循环。这符合“人类本性难改”这一传统说法,而且这种观点目前仍然主导着政策对话。不过现在有一个证明人类适应力的研究团体正在日益壮大。由于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行为经济学、文化演变和社交网络方面的新思潮逐渐形成,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类其实有相当强的适应力。神经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发现,大脑远比我们先前了解的更有可塑性;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进化的时间表远比科学家原先以为的短;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同样推翻了过去的观点。身为经济行为者,我们也可以改变。这充分表示,我们有能力改变生活方式,并且有能力过得更好。这就是我们既可以减少对生态的冲击,又能拥有更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当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在经济衰退之前看似不切实际甚至遭人反对的消费、收入及人际关系等生活模式,现在开始变得既切实可行又令人心动。

此外,当重大改变发生时,过去那些狭隘的权衡取舍方法可能会被取代。如果我们能够对消费主义提出质疑,我们就不再会被迫在福利和环境之间作出选择。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全职工作并不需要那么长的工作时间,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还能解决失业问题,找时间来陪陪家人、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知识,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快地增加社会财富。我们要摆脱束缚我们多年的“除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之外,我们别无选择”这种思想,让具有创意的可选方案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就有机会获得两倍甚至三倍的好处:这些改变不只在一方面带来了好处。近年来一些重要的经济研究表明,单一干预——居民改造被污染的土壤或在贫瘠的耕地上耕种——可以解决三大问题,即恢复生态系统、给生态系统恢复者提供收入、赋予人们主人翁的权利。在经济与生态都陷入险境之际,我们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寻求能够同时解决经济与生态问题的前进方向。那也正是充裕所指引的方向。

未来之路:2010~2020年的经济效益

充裕的核心原则——将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的经济转变为多样化经济模式——是基于未来如何发展的观点。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学家对这次经济衰退的影响有多深、持续时间会有多长提出了种种预测,这些预测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其不确定性。这次经济事件的严重性和独特性把我们带入了未知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原本就不太准确的大范围模型变得更不可靠了,经济学家重新采用了简化的心理模式、直觉和概率评估。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一年以后,也没有人真正知道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援助资金耗尽之后,经济发展的萌芽能否茁壮成长,早期的增长趋势能否保持下去。未来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经济复苏,也可能是经济萧条,甚至可能是又一次的经济衰退。了解这一点之后,就能理解我所要谈论的内容了。

经济衰退表现在许多重要方面,经济赖以发展的当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的情况也是如此。权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建立一种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就必须用多年时间来恢复生态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在此过渡时期,充裕就是谋求繁荣发展的一种策略。充裕生活方式的基本理念是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形成的,但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质疑,在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的经济体制下,充裕生活方式能否继续下去。结果,在传统市场陷入困境之时,充裕的理念却最为突出。并且就算经济恢复增长,这种做法依旧相当适用,因为充裕定位于中期发展,也就是下个十年及其之后的发展。

一项重要预测指出,市场利润极高的时代已经结束。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是一种幻境。现在,我们知道许多收益都是虚假的,例如,金融业数十万亿美元的利润是虚假的。土地、住宅和其他资产的价格也因为不切实际的估价而飙涨。这种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的经济开始衰退,而且会持续衰退很长一段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