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拱手出让棉花定价权(1)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 作者:刘军洛


在1984年前后,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是亿亩,可是接下来的日子,棉花种植面积开始衰减,尤其到这两年,棉花种植面积迅猛减少,现在减至7 500万亩左右(如图2)。

一位在上海打工的河南棉农说,种棉花都种怕了,因为棉花从生长到采收全程都离不开人力,而且还有严格的农时限制,为了保证每个农时,必须拼死拼活地干,还必须遇到好年景。新疆春秋季短,拾花期很短,北疆拾花期只有45天左右,而棉花采摘进度的快慢对棉花品级有很大的影响,棉铃桃开裂7天后纤维强力最高,10天后开始下降,在吐絮后曝晒40天,纤维强力会降低50%,必须及时采摘才能保证棉花的品质。手工采棉收获期要11~12月才能基本完成,这造成棉花丰产在地里,却收不到手里,一年的投入成本沉没——太阳曝晒使棉纤维强力降低,遭霜打使棉花等级下降,甚至来不及采摘棉花直接烂在田中。如果机采棉则每年10月底前能完成采摘,不会有最后一道工序的损失。而且机采棉比手采棉品质好,比手采棉减少了掺杂物的概率,棉花品质能高出近一个等级。

20世纪对人类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中,第七项是农业机械化。产棉国用机械采收棉花是正常现象。除了中国,其他所有棉花生产国都是全程机械化,1 000亩以上的棉田只要一个劳动力管理。机械化采棉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新疆棉农也深知这些年新疆的拾花成本,机械化采棉必然省钱、省心、省力。但由于有美国质优价廉的棉花可以进口,中国的棉花产业成了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面对美国大规模机械化的棉花种植,中国分散的人工种植成本自然要比美国高昂。中国在棉花机械化生产面前的得过且过,也是在主动放弃棉花定价权。中国棉农种植棉花没有稳定可靠的收益,所以没有棉农会在严重的不确定性下投资机械化采棉;中国参与全球化已经习惯了对廉价劳动力不用白不用,没想到有一天劳动力会不廉价。劳动力不再廉价,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服装制造业流向低成本的国家,比如印度。印度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而且印度棉花产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印度自然形成了从棉花到服装的一条完整的制造业链条,使服装制造业成为印度超越中国的一个产业。如果中国棉花以市场经济状态参加到全球化的运行中,以中国企业家的能力,中国的棉花产业链条将是世界上唯一能跟美国抗衡的力量。

2011年3~5月以来,全国棉纱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国内纯棉纱市场继续没人敢做多,市场价格也一路走低。多数纱企为减轻日益上升的库存压力,报价一降再降,却仍卖不出去。目前大多数厂家的棉纱价格已降至亏本边缘,难以维持正常生产,一些厂家已经停产、减产或放假。棉花现货方面,由于国家配合控制通胀的“调控”,现货行情持续下跌,4月以来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跌破每吨3万元大关,4月25日指数报收于每吨28 550元。受棉花和棉纱价格持续降低影响,棉布价格也连续下跌。对于棉纱企业来讲,虽然棉价的大幅上涨也顺利让棉纱涨了价,但是棉纱的销售情况不乐观。每年三四月是纺织业旺季,棉纱厂原以为本四月将迎来下游纺织服装企业的大量订单。但2011年是一个什么都反常的年份,来订货的只是寥寥无几的订散货者。不少棉纱企业从2011年2月起库存已经很多,由于库存高,部分棉纱厂资金很紧张。在山东部分地区,有的纱线交易价格每吨下跌几千块钱,原因就是棉纱厂急于回笼资金。在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中,如果棉织品涨价,人们可以不再添置衣物,不会增加这方面的支出。中国的纺织企业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国际市场,可是面对涌来的国际订单和国内用工和原料的成本,只能无奈放假。这是一个扭曲了的以棉花为核心的棉花上游和下游的市场。相关企业大量货币无处投资,这又是一个两难的货币问题,制造了中国通胀的假象。目前在中国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牵出一条线索,使中国央行两难到无解的程度,在各方合力下更不知会是何种景象。有专家期待棉市、棉价利好的形势能维持到四五月份,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会增加,可是对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棉花市场,中国是多种棉花好呢,还是少种棉花好呢?这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