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做人——良好的修养是立身之本(3)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和人情世故 作者:冠诚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人际关系的成功与你能否善待别人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乐于助人、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人们都愿意与之交往,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可绝大多数人只注意自己的需要,不会善待他人,不知道给予别人什么,只提及自己的需求。这是多么幼稚、荒唐。不错,你注意的当然是自身的需要。但除了你自己,可能再也没有人对你感兴趣了。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铭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主动报答的。这是你所希望的最好的人际互动。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子到一个小旅店来投宿。可是,在这种鬼天气,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到处客满,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对中年夫妻望着店外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职员也非常着急,怕他们被冻坏,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去店堂里打地铺。”这对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职员坚决拒绝了。临走时,中年夫妻开玩笑地说:“你将来必能成大器。”

“那正是我追求的梦想。谢谢您。”他随口答应着,并坚持送他们一家三口走出很远。

三年后的一天,小职员的柜台上放着一封发自纽约的信函,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三口之家。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中年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座星级宾馆现在属于你了,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友善的助人行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你铺就的良好人缘,将会给你莫大的帮助。卡耐基曾在演讲中讲到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个穷苦的小男孩,在寒冷的冬季,身着单薄的衣衫,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为了攒学费,必须每天这样上街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之后,小男孩问这需要多少钱,小女孩则回答说,妈妈教育我要对人施爱,不必付一分钱。小男孩十分感激地说:“请接受我由衷的祝福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也感到自己将拥有美好的未来。他放弃了退学的念头,要把书继续念下去,一定要取得成绩。

转瞬间,数年过去了。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得了重病,被转到大城市由专家们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他从病历上看到那女孩的来历时,若有所感,就又转身去了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经过他严格而精心的治疗,这个女孩奇迹般地康复了。

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还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她叫起来:“原来是他——数年前的小男孩!”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会使别人和你更加幸福美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