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为人处世有了更多一点的知识,变得更通情达理了,更懂得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于是,我不再下命令了,我会跟这些玩火的孩子们说:“玩得痛快吗?你们晚餐想煮点什么?……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烧火堆,现在依然还是很喜欢。但你们应该知道,在这个公园里烧火是十分危险的,我知道你们会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小心了。他们来了,看到你们生起了一堆火,他们也生起了火,而后来回家时却又不把火弄熄,结果火烧得很大,树木都烧死了。如果我们不多加小心,以后我们这儿会连一棵树都没有了。我真的很高兴看到你们玩得十分开心。可是,能不能请你们现在立刻把火堆旁边的枯叶子全部拨开。另外,在你们离开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盖起来。你们愿不愿意呢?下一次,如果你们还想生火,能不能麻烦你们改到山丘的那一头,就在沙坑里起火。在那儿起火,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真的谢谢你们。孩子们!祝你们玩得痛快。”
这种说法有了极大的效果,使得那些孩子们愿意合作了,不勉强、不憎恨。他们并没有被强迫接受命令,他们保住了面子,觉得舒服了一点。我也会觉得舒服一点,因为我事先考虑到了他们的看法,再来处理事情。
以后,当你请求任何人把火灭掉,或请求他买一罐“阿福塔”牌清洁液,或请求他捐出50元给红十字会之前,何不暂停一下,闭上眼睛,试着从别人的观点来仔细想一想整件事?不妨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他这么做?”不错,这要花费你很多时间,但这能使你结交到朋友,得到更好的结果,减少摩擦和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不同见解,而不同的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极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理解就应成为对不同见解的最好诠释。其实,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见解,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更有朝气,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生事物。退一步说,正因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正是由于他人的不同见解使自己反省,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与观点,并获得新的进步。因此,正确对待不同见解,不仅不是理亏,反而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所需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环境,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不固执,不偏激,不斤斤计较,更不要为了小事而跟他人打“肚皮官司”,弄得自己心神不安,伤神又伤心。
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借助这缕“阳光”,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和更快乐。成功与否全在于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理解别人的观点。当别人错了而他又没有意识到时,请不要去责备他,应该试着去了解别人,这样的人才是聪明、宽容的人。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有他的原因。找出那个隐藏着的原因,你就拥有了解释他的行为或个性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