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言行懂取舍才能事半功倍(11)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取舍智慧 作者:冠诚


 

同样的动作、语言、思维方式,会使我们的头脑产生一种定势。比如,有人问你:“牛的头朝南,它的尾巴朝哪里?”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朝北。”但合理的答案应该是“朝下。”又比如问你:“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你依据经验回答:“念‘来’。”又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你可能会回答:“念‘去’。”其实,你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三点加水一个“去”字,那分明是个“法”字嘛!

要摆脱这种思维定势,需要你发挥想象力。有了它,你才会变化自如。

你也许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任何事都喜欢参考别人的做法。你也许很害怕打破常规,不愿去做一些出格的事。这一点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意外的麻烦,但也不会给你带来非凡的成功。不凡的成果常常是你突发奇想时获得的。

讲变通是要让你不要死守老路,目的在于取得更高的效益、更好的结果。变通不是朝令夕改,不是标新立异,它只是让你更好地去实现目标。

做事量力而行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许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如果因为面子问题而答应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其结果往往是既丢面子,又让自己身心受到伤害。

许多事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很可能完不成的。因此,当朋友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这时,如果拉不下脸来,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都是非常有害的。

某女老师刚刚师范毕业,被分到某中学工作,正赶上市教委要求该校抽调人员对全市的中学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这位女老师还没有安排授课,就选中了她。刚开始,她感觉为难,自己刚刚走出校门,不仅对本市教学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又能知道多少呢?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提交了调查报告,唯有她一个,由于不谙世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3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这位女老师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最后只好以辞职来解脱自己。

这位女老师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伤害。这对她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如果你认为这是上级交给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上司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鼓起勇气,很巧妙地告诉上司,这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既不让上司觉得你缺少能力,也别让自己硬接下来,若到时完不成会损害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做自己的事情时,有时难免会涉及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

当你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时,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对双方都无益处。

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那些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的为难之事时,聪明人的做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推一推、拖一拖,把事推掉拖黄。虽然有时也会惹人不高兴,但于己却不会有太大损失。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当有人找我们办某件事时,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办得到、办得好。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就要果断地予以拒绝,否则只能是害人害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