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制宜好办事
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处理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你能不能成功,重要的一点是看你会不会办事。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想不通过办事就能问鼎成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办事时,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过于自信、吹牛,结局只能是失败,只能是自己遭殃。
元末有个士人王同喜欢说大话,尤其爱谈论军事。一谈到军事,他必定推崇孙武和吴起。遇元末大乱,张士诚在姑苏称王,跟朱元璋争天下。决战前,王同拜见张士诚说:“我看,现在地理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但是,你占据姑苏却不能称霸天下,原因在于将领无能。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本领低下的人,打仗都不懂兵法,如同老鼠打架一样。大王如果能让我做将军,便可取得中原,对付小小的敌人怎么可能不赢呢?”张士诚认为他说得很对,就让他做了将军,听任他去招募兵员,并命令主管粮草的官员给他充足的给养,不要计较多少。决战开始后,朱元璋手下的李文忠攻破杭州城。王同原本没有本领,先前和张士诚说的都是大话,根本没有把握能战胜敌军。为了自身的安全,王同偷偷溜掉了。几天后,王同被搜了出来,被绑到军营外杀了。他临死前还夸口:“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别人请求我们给他办事。对于这类事,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别人把事情办成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当场拒绝掉。
因此,办不到的事情不妨如实相告,这样对人对己都好。
办事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圆满。
随机应变好办事
我们生活中常常需要变通。有时候,你会为某一个失败而懊悔。但是,如果你稍稍变通一下,就会是另一个结局。生活是多变的,事物也是多变的。在这个随时都在变化的世界中,你得学会随机应变。多多训练你的应变能力,你必将受益无穷。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一些傻事。有时候,这些傻事会傻到让你自己都吃惊的程度,但你又避免不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你的脑筋太直,不会转弯。
我们对待人、对待事,往往习惯于用一些想当然的办法。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办法毫无效果。比如,批评人的时候,你多半会很严肃,言词尖锐、语调凝重,但受批评者可能一点都没把你的话听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得想办法,变通一下办事的方式,效果肯定就会不一样。
变通讲究灵活,它不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是时常变换几个角度,以此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你早晨一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上班或学习……在这一系列生活片断中,你一定会养成某些习惯。比如刷牙时,你常用一定的姿势;吃饭时,你常坐某个位置;上班时,常走某条线路。习惯使你的生活有规律,可以使你少动脑筋,很自然地就完成一些事,习惯使你感到舒畅。
但是,习惯有一个很大的害处,就是使你总是在老路上走。这就像你看书时,把某一页纸折了个角,然后合上书。过一段时间,你重新打开书时,便会一下子翻到有折角的那页。我们的习惯就像那折角一样,会使我们重复过去的办事方式,而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很多人会告诉你,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劲,这当然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因此而固执己见,不知不觉中,一条道儿走到黑。事实上,坚持一个方向走到底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你开车,不可能总是方向不变,而是不时地调整方向。有时候,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还不得不另辟新路。否则你注定会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