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在1984年,德士古公司(Texaco)收购了盖蒂石油公司, 并于第二年8月份决定出售它在埃斯孔迪达矿的50%权益。 RTZ公司的鲍勃·威尔逊看到了机会。 他说:“我知道犹他公司对那50%权益拥有优先购买权。 当时的铜矿市场相当不景气, 而且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智利, 因为当时还正是皮诺切特政权的鼎盛时期,尽管可以预见到这个鼎盛时期在项目投产运行之前就会结束。 这使我致力于设法与犹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我与当时RTZ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德里克·伯金[爵士] (Sir Derek Birkin)一起见了他们。 我们的自我介绍大意是这样:‘我们不想跟你们竞购,我们知道你们有优先购买权。 但是我们觉得你们也不想自己买下100%项目权益。 我们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研究一下组成合资企业的可能性?”
确实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犹他的母公司必和很高兴有其他人分担开发费用。鲍勃·希克曼说:“最后我们组成了一个集团来购买德士古拥有的权益。开始时我们拥有60%权益, RTZ得到30%, 以三菱为首的一个日本集团拥有10%。[1]
“为了诱使世界银行(World Bank)参加这个项目, 我们给[世界银行向私人企业投资的机构]国际开发公司(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简称IDC)一项最多可从我们的60%权益中购买5%的期权。 最终他们买下了2.5%, 并且提供了一些资金。 这些安排是在1985年10月17日完成的, 那天正是我60岁生日。”
因此必和在埃斯孔迪达项目拥有了57.5%的权益。 一年多以后, 必和公司的“湾流”(Gulfstream)专机横穿太平洋,机上载着布赖恩·洛顿、格雷姆·麦格雷戈和罗伯特·霍姆斯·阿·科特。 正如我们已经读到的,霍姆斯·阿·科特是1986年9月15日加入必和董事会的。格雷姆·麦格雷戈回忆道:“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 在新西兰加油, 在塔希提岛(Tahiti)过夜, 又在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加油, 然后飞往圣地亚哥(Santiago)。我们看了一下埃斯孔迪达, 在圣地亚哥开展了有关智利经济的讨论。 皮诺切特仍在当政, 智利经济基本上仍然是封闭的。 从很多方面来看, 在智利投资是相当大胆的决策。”
吉姆·柯里发现霍姆斯·阿·科特“冷淡而傲慢。 他有种种奇怪的想法,比如我们应该把智利的铜矿业务卖掉, 因为这些业务毫无用处。” 但是鲍勃·希克曼说, 在考查了智利北部的铜矿区后, 霍姆斯·阿·科特改变了主意。 希克曼说:“我们对霍姆斯·阿·科特做了工作。他是带着夫人和女儿一起去的。 他夫人非常能干, 但他们从前都没有到过南美洲。 我们带霍姆斯·阿·科特去了智利北部, 但是在带他去埃斯孔迪达之前, 我们先带他去了丘基卡马塔,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 他能看出丘基卡马塔的规模可以媲美澳大利亚的任何工业企业, 他也能看出埃斯孔迪达可能非常重要, 但是在他第一次看到丘基卡马塔之前,他不可能明白埃斯孔迪达究竟有多好。 丘基卡马塔那时已经投产50年了, 正在开采深层矿体。 他们向他展示了大的截面图,他能够看到那些巨大矿体的位置, 以及矿体被开采的过程。 然后我们去埃斯孔迪达, 拿出埃斯孔迪达矿体的截面图, 与丘基卡马塔未开采时的截面图非常相像。 霍姆斯·阿·科特原来对我们持批评态度,后来却变成了埃斯孔迪达的热烈爱好者。 他回到澳大利亚后就放弃了对该项目的反对。 他是个赛马迷, 把他的一匹马起名叫埃斯孔迪达。”
[1] 日本埃斯孔迪达公司(Japan Escondida Corporation)的所有者是三菱公司(Mitsubishi Corporation)、三菱原材料公司(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和日本矿业金属有限公司(Nippon Mining and Metals Company Limited)。 ——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