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永远的兴衰(3)

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 作者:(英)阿纳托莱·卡列茨基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将这个简单的例子推广至各种情况中,包括经济和政治基本面的预期脱离现实然后影响现实的情况。改变后的基本面会再次加强最初的预期,制造永存的周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不平衡的地步。最终,预期将变得极端、不切实际,此时,反身性过程再也不能操控基本面。索罗斯称这个时刻为“真相时刻”,在金融市场上,这个词和“明斯基时刻”等同,在“真相时刻”,相互加强的两种机制将会背道而驰,繁荣走向萧条。

索罗斯在其著作和演讲中用反身性理论分析了许多极端和意料之外的事件,包括苏联的解体。在2007~2009年经济危机发生时,他雄辩地说,纯粹的金融兴衰周期是与自由市场理念周期相生相伴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危机发生前,监管严重缺位。基于金融和政治经济思想的两个周期进程是相互加强的。金融领域的欣欣向荣使得政府放松监管力度,反过来,监管力度放松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利可图,政治上也更具影响力。索罗斯认为,金融和政治进程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彼此的反身性影响,吹起了一个超大泡沫,最终这个大泡沫在2008年空前严重地破裂了。

行为经济学融合了传统经济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观点,艾伦·格林斯潘在1996年的演讲中创造“非理性繁荣”一词后,行为经济学成了兴衰周期的流行理论。几年后,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出版了畅销书《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三个月后科技股泡沫破裂。书中论述了金融不稳定是各种形式的不理性行为的结果,之后这一观点大为流行。

行为经济学家所讨论的不理性原因及其在金融实验中所展示的不理性因素,包括羊群效应、过分自信和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某个事件作出定量判断时,会运用自己注意到的任何神奇数字和趋势,即使这些数字和趋势和他们试图预测的事件没有一丁点合理联系。羊群效应和投射偏差在解释繁荣期的不理性乐观和萧条期的不理性悲观时看似十分简单可信。但与其他认为金融市场存在内在不稳定性的周期性理论相反,行为经济学认为跟风行为只是暂时的,而且可能还是可以避免的脱轨行为。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认为,市场一般是由理性思维推动的,从长远来看也总能自我稳定。因此行为经济学对这个观点不会构成挑战。

20世纪的权威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勃罗(Benoit Mandelbrot)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变革了生物学、气象学、地理学和其他复杂体系,他花了30年的时间证明混沌理论也适用于金融市场。他的研究项目颠覆了大部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数学假设,监管者、评级机构和简单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传统风险模式就是基于投资组合理论之上的。

曼德勃罗在其2004年出版的非专业书籍《市场的不当行为》(The Mis- behavior of Markets)中作了分析,从数学角度论证了基于有效市场和投资者合理预期的标准统计模型不可能正确,否则,1987年的股市崩盘和1998年的对冲基金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哪怕在宇宙诞生以来的150亿年里都不会出现一次。但事实上,雷曼兄弟倒闭之后,这样的事件又发生了四起。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随机致富的傻瓜》①(Fooled by Randomness)和《黑天鹅》中将曼德勃罗的观点发扬光大。这些书籍和其中反映的数学研究证明,金融价格没有“正态”分布,市场也比传统模型预示的存在更多风险。这就意味着在雷曼兄弟破产前,银行家、监管者和评级机构使用的所有风险管理方法都有巨大缺陷,一直使用下去必然会造成巨大损失,导致金融体系的全面瓦解。混沌理论的数学原理虽然为一些复杂对冲基金所利用,用来做交易赚钱,但却被主流经济学家和金融监管者忽视,主要是因为混沌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和有效市场的传统范式太具挑战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