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资源是本地的

第六次浪潮:一个资源为王的世界 作者:(澳)詹姆斯·穆迪


如果你身处荒郊野外,附近没有超市和便利店,你将如何生存下去?艾丽莎·史密斯和麦金诺在他们位于加拿大荒野的夏日小屋度假时,发现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他们没有恐慌,也没有驾车到附近的城镇,而是决定去看看自然能给他们提供什么。他们发现了鳟鱼、蘑菇、苹果、野玫瑰果,这为一次令人难忘的盛会奠定了基础,日后亦成为“100英里食品”这项全球性运动的灵感来源。

他们度假回来后,史密斯和麦金诺决定坚持一年只吃产地距离他们在温哥华的家不超过100英里(160公里)的食品。他们自己也承认,开始时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像小麦这样的主食。但是,随着对本地食品来源了解的增多,他们的菜单也丰富了起来,后来,他们很容易就能够实施这种想法,即使是去纽约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旅行时也是如此。他们的旅程鼓舞了世界各地很多人来履行这个承诺,即只吃本地生产的食品。“食品里程”这个词甚至进入流行词汇,反映了某种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距离。

“100英里食品”并不是一种时尚,相反它是一个事实,这可能就是未来的方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2008~2009年约有1/6的世界人口营养不良。而随着气候的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变得更糟。从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来看,未来50年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将超过过去500年对粮食的总需求。不幸的是,这期间将出现气候模式的重大转变,由于气候变化,大部分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可能会出现降雨量的急剧变化。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磷酸盐变得越来越难获得,我们亦会开始遭遇化肥短缺危机。农业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因此它将受制于日益强大的碳定价等制度影响。

总之,我们要在未来50年生产更多的、比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总量还要多的粮食,而我们可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了。这意味着,在未来半个世纪,我们需要种植比自达·芬奇时代起至今更多的粮食,捕捞比自哥伦布时代起至今更多的鱼,从牛身上挤出比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起至今更多的牛奶。

这个解决方案不只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还为找到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不仅要在粮食生产环节消除浪费,还要在食品消耗上减少浪费。一部分被浪费的消耗是由于生产过程本身的低效率,但还有很多却是在运输过程中损失掉的。

当你吃饭的时候你真正吃的是什么?食品中很多的营养成分曾经是肥料。根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统计,每年要运输超过2.8亿吨铵、2.1亿吨尿素和差不多量的硝酸铵、磷酸盐及钾肥—估计总计达10亿吨化肥。如果像目前估计的那样,这些肥料用来生产供地球上一半的居民食用的食品,那么每人每天大约需要约1公斤的化肥来生产他们所消耗的食品。化肥也在全球运输,这个过程中会产生3 700万吨的二氧化碳。

而这仅仅是原料。一旦化肥转化成了食品,食品会被运往别处进行分类和处理。包装材料也从世界各地运来包装食品,制成成品后,最终运送给消费者,例如你买到的南瓜就是经过分类、清洁和密封包装过的。但是,即便到此,故事也没有结束。还有垃圾、被废弃的包装和剩下的食品要去处理。这些东西需要运往处理厂,要么堆肥、放入垃圾填埋场,要么在某些情况下被直接冲入大海。

我们不仅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运输食品,几乎所有我们每日使用的产品都需要海运、卡车装运,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我们身边,而这要耗费相当高的成本。

所有这些物资运输起来都很昂贵。运输一公斤材料的价格范围从一美分到数十美元不等,这取决于运输方法,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资源。而这些又产生了诸如二氧化碳等垃圾。在这个世界上,交通运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在一些发达国家高达25%),这说明如果我们要减少碳排放量,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减少货物的运输量开始。

鉴于所有这些原因,应该激励各个行业去重新思考传统的供应链,并采取更多本地化的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生物圈消耗的物质来说特别重要。制度上的变化,比如活性炭囊式滤器的发明和碳交易机制的产生表明货物运输的真正成本终于被认识到了,并被汇入到一个产品的成本之内。这不仅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也让消费者重视了起来。

其实消费者已经开始要求知道这些总成本了。在过去10年,已经出现了慢食运动和“买本地货”运动高涨的情况。不仅是环保团体在组织并提倡这些努力,行业组织也正在积极保留当地的就业机遇。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正在自己掏钱来投票,而倾向于本地食品的趋势正在为一些供货商创建营销优势并节省资金。但是,粮食生产并不是唯一注重本地食品的行业,整个产品市场都在向这个方向转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