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1)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 作者:袁珂


中国神话和其他国家的神话比较起来,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几点显明可见的特色。

首先,我们感觉到,在我国神话当中,响彻着劳动的回音。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起源于劳动,神话既然是古代人民的口头文学,不用说也是起源于劳动的。这是客观的真理,有大量材料可以证明这个真理。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具体、鲜明地看到如下事实: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神性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像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发现药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理洪水的鲧和禹,亲自在历山种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器的舜等都是。

高尔基说:“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神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一种用某种劳动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们的教师和同事。”①从以上介绍的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来看,这种论断可说是确定不疑的。

至于说到这些神话里的“劳动英雄”所从事的劳动工作,也是很有意思、值得探讨的。当然,既曰“神话”,那么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就不是平常的劳动,而是生上了“幻想翅膀”的劳动。有的或者是凭借了神力,如女娲炼石补天;有的或者是使用了法宝,如鲧治洪水,使用了从天帝那里窃取来的息壤;有的神力、法宝或技术兼而用之,如射日除害的羿,既有天帝赐予的神弓、神箭为之助,又倚仗着本身的神力和技艺;有的则干脆变作异物,从事某种特殊的劳动,以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如传说禹治理洪水,曾变作熊凿山开路,等等。神话中英雄们所表现的劳动方式虽殊,其目的却无非想要达到如高尔基所说的“减轻自己的劳动,提高它的效果”这样的愿望罢了②。这在生产力低下、长期被生存的困难和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困难所压迫着的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幻想创造这些神话英雄来鼓舞他们劳动的热情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原是容易被我们理解的。

其次,中国神话一个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从神话里的英雄们的斗争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那种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战斗,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的博大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古神话传说里,的确是富于传统的民族风格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神鲧盗窃天帝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神话。这个神话的部分内容和希腊神话取火者普罗米修斯神话非常相似。不过,普罗米修斯神话到神话中英雄被锁上奥林匹斯山,让宙斯派遣的崖鹰日夜啄食他的心肝为止,也就临近尾声,由此见到他为人民有宁死不屈的奋斗牺牲精神;而和他相似的鲧的神话,到此却还没有休止。鲧被天帝诛戮在羽山,死了三年尸体都没有腐烂,又从肚子里化生出他的儿子禹继续完成他治水的功业。“鲧复(腹)生禹”③,自然是神话,但这一神话却包含着多么丰厚而动人心魄的思想内容啊!《庄子·养生主》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稍微有点和鲧、禹神话的意境相近。为人民谋幸福的宏大理想,使鲧竟坚韧到能抗击死亡,将自己全部心血和精魂化生出新的一代,去夺取斗争的胜利,那非凡的英雄气概,自然又超胜普罗米修斯了。神话中鲧的形象实际上就是世世代代和反动统治者作斗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英雄人民的形象④,此其所以为动人心魄,为万古长新。

不仅是鲧,就是鲧的儿子禹,为了秉承鲧的遗志,继续平治洪水,神话里说他逐共工,杀相柳,诛防风氏,擒无支祁,化熊开山,坚持战斗,百折不回地以求达到目的;传说里更说他“沐甚雨,栉疾风”(《庄子》)、“手不爪,胫不毛“(《尸子》)、“颜色黧黑,窍藏不通”(《吕氏春秋》)、“身执耒臿,以为民先”(《韩非子》)、“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等等:那种舍己为群,忘我劳动,大公无私的精神,又何尝多让于他的父亲!

不仅是禹,就是射日除害的英雄羿,也能够无惧于触忤天帝,居然一气射落殃害人民的天帝的儿子,又杀猰貐,诛凿齿,射大鹏,斩巨蟒,屠戮九头水火怪,生擒活捉大野猪,后来更和“化为白龙”、“溺杀人”的河伯战斗⑤,射瞎了河伯的左眼;他那不顾利害,不计安危,只要是为人民的义之所在,就一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也是令人深深感动的。

不仅是鲧、禹、羿,更往上推,就是那荒古神话传说中追日的巨人夸父,填海的小鸟精卫,以及被斩断了头颅,而犹“以乳为目,以脐为口”⑥,左手执盾,右手持斧,在那里挥舞不息的无名天神刑天,他们的那种被某种坚强的信念所萦系着,虽然在他人看来事情已经“不可为”,可是他们却还奋斗不懈,为之不息的勇迈精神,也是多么鼓舞和激动人心,让人神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