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某局当局长。我的一大爱好是做批示。我常常在审阅的文件、材料、简报、信件等载体上面做出批示。其实,所谓批示,就是我亲笔写出让下级如何办的一段话,少则几个字,多则上百字。事实上,批示虽不在正式文件的范围之内,但往往比正式文件更管用。我觉得,批示是对文件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更符合中国官场的办事习惯:主要领导重视的事情,下面的人就会十分重视。
我对批示情有独钟。我觉得,批示这东西简洁明快,而且效率高。对于某个事项,如果用正式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往往需要经过很繁琐的程序:集体讨论研究,有关部室起草文件,文秘人员核稿,有关领导签发,印发到下级执行。翻来覆去的,把你折磨得痛苦不堪。有时,文件还没有发下去,事情已被耽误了。批示就不同了。批示是我的个人意见,用不着研究,内容由我敲定,也用不着通过那些繁琐的程序。还有,批示的遣词造句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我怎样想的就怎样写,真是痛快极了。我常这样批示道:“此事非同小可,要引起高度重视,请张三牵头,李四参与,王五配合,于某年某月前解决”,“请人事部落实某某的工作调动事宜”,“某某的事迹很感人,要在全机关组织开展学习某某事迹的活动。”我几乎每天都在文件或相关材料上做出类似的批示,这些批示被工作人员拿去落实,我的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有成就感。
我的批示很管用。我发现,凡是我批示的事项,都能得到较好地落实,而且很快就会有结果反馈到我这里。有意思的是,许多工作和事项,文件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往往却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远远不如我的批示管用。我时常想,为什么我的批示这么管用,这么受到重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批示的事项就是我关注和重视的事项。执行了我的批示,不仅维护了我的权威和面子,更重要的是,会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对他们大有好处。想想看,我批示的事情,谁要是不执行,那不等于明目张胆地同我过不去吗,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会分清轻重缓急。
批示的本质是一种权力。它不仅用于公事,也可用于私事。许多人千方百计地托门子、找关系,让我在某某文件或材料上做出批示。因为,他们知道,我的批示就是拍板。拿到了我的批示,就等于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当然,我会严格把握自己的批示的,我会认真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反复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决定是否做出批示。我知道,有人一年或几年,甚至一辈子都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我写一个批示,事情就搞定了。我的批示往往立竿见影。前不久,我的一个外甥大学毕业了,托我给他找工作。我在他的求职函上写下这样的批示:请人事处酌办。我对他说,事情已办妥,你就做好上班的准备吧。他说,不会就这样简单吧?我问他,难道你喜欢复杂吗?结果,我的外甥很快就在我们单位上班了。我的外甥对我说,只有区区六个字,就把就业这么重大的问题解决了,您太厉害了。我说,不是我厉害,是我坐在这个位置厉害。
批示能够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水平。我每天要阅读、处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其实,我是一把手,不必事必躬亲,将这些文件资料大体上看一看,转给我的副手处理也未尝不可。可是,我的良心使我感到,这样做是一种不负责任或者是偷懒的做法。我对每一份文件和资料都要认真地看,仔细地看。对于我觉得重要或者不放心的事项,或者我关心和需要急办的事项,我要及时做出批示。许多工作由于有了我的批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觉得,做批示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许多单位领导整天忙于应酬,不善于对重要事项做出批示,看上去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没有抓到点子上。我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这与我善于做批示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做出批示,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威为工作服务。大家一致为认我的观点有新意并有实际操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