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辞树(2)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作者:风飞扬


你说,等你回来,不管多远,会有一个挂念,回来和我,采菊东篱,锄禾南山,松间泼墨,竹林流觞,共赏藕池千朵,共踏枫桥闻萧,三生石上写下姓氏,红绳相牵,随古籍画本一起,在晨钟暮鼓里,打理相携的岁月。

我不能挽留,或者,我该成全于你的追求,虽然,也很想告诉你,我只是弱水三千里最轻渺的一瓢,茫茫沙砾中最卑微的一捧,只愿和你,不离不弃,风雨共度。

无法随君去,那么留君意。

蒹葭深处,菡萏换装,终要离别,如花自飘零,美到极致,艳过芳华,总携了一丝哀伤无助。

只剩得残灯如豆,秋水寒潭,岁月只得一瞬让人恋,你带走了我所有的欢颜,何处来,何处去,终究成空,化尘入风。

我肩挑柔弱,背负苍茫,长夜广寒,芭蕉听雨,入心尽是细细密密的凄凉,所有的风花雪月,都明灭于你的笔端,我的琴弦。

寂寞由此而生,宁愿坐望成石,不再守满心凄苦,无奈,挥之不去的是痴恋,弃之不去的是等待的诺言,还有,那割舍不了的,是回忆里的点点行行,那无法让心死去的,是帛巾上的缘分,兜兜转转,如三千发丝,倾泻,又纠缠。

又一次坐在窗边,望远方山高云淡,不知年轮的记忆上还有没有你的足迹,不知缥缈的风烟还能否唤起你遥遥的思念。

不信,你会把我遗忘于这深深庭院,用春来秋去遮埋执手相看,把我送达流云的高度,渐散渐淡。

无端地,清瘦的针线划过锦瑟花年,不想,如果,我真的被你遗失,该如何去缝补细碎的缠绵。

但是,我不再守候,痴痴盼君归里耗尽心血,悠悠感怀叹息中瘦了容颜,原以为可以端坐如一株无声却坚韧的莲,任岁月催起花开花落,我自静然,等你,把秋水望穿。

可是,未料一生太长,青灯苍老,憔悴古卷,还有手中的珠串透过指尖,烙得心里生生哀痛,一点一点,在希望和失望的苍石上轧碾。无非,最终,青丝变白发,红颜悲黄昏,再没了等待的勇气。

我不敢,真的不敢,哪怕化为你心里的恨意绵绵,恨我不守承诺,没有信念,也不要让曾经的往昔湮失于风里,溪畔林间,总有我们快乐的怀念。

离愁引得千丝乱,散了云鬓,再弃珠环,念我终日凝眸,就泪濡墨,渐写道别,执笔之间,前尘往事,散若云烟。

曾经,一花一世界,此刻,一字,便是一生。

就让我离去,化成一滴最不透明的泪滴,让落叶埋葬我曾经到来的消息,世间再无那样一个女子,静雅如瓷,柔弱似兰,却执著于命运的感情线,一心一意,一念一牵,你在哪里流连,我就在哪里生动,把我所有的风骨和柔情都缠绵于你的笔端。

我要你,藏我于精致的唐诗,婉约的宋词,我要你,在《诗经》的旋律和古画的遗迹间把我祭奠,我要你,冥冥之中,混沌之间,丝丝缕缕,柔柔蔓蔓,回忆和刻画我们某一个轮回里的从前。

如今,不问君远近,不管你的梦里是否有前世的片段,缘起缘落的沉浮,聚散无由的牵绊。我也要多留一刻,在你笔下徘徊,在这烟火人间,与君把生生世世的诺言实现。

在你提笔之时,若有一丝心颤,若有一点低叹,写好的字间,若能浅浅袅袅地浮现一个清瘦的容颜,似泣似诉,似羞似怨,似嗔似忧,似怅似旷,一切似是又非,似非又不断,那么,一定是你在把我想念,一定是我在把你呼唤。

我等待,以一滴墨的形态,寂寥,且从容。

我等待,你把相许的句子挥洒自如地写来,我会含笑着,遗世独立,化蝶而去,再待来世,仍冰肌玉骨,缥缈出尘,弄琴在你经过的路边。

然后,一纸卷轴,收拢残生。

她含笑隐去,我手中茶色已凉,找来月色的托盘,捡拾起凌乱散落在地上的如墨珠子,从针线盒里拿出针线,挽了三股,应该更加牢固,然后坐在窗前,一颗一颗地串起来,修复到完好如初,而后放在画册上,映着枯黄的纸张,深邃得不知今昔何处。

这串珠子还是从老家带回的,路上怕有磕碰,就塞进了衣服里,回来后却忘得干净,就随着衣服没有再拿出来,这一晃从春到秋,我竟然从未想起,今天不知道扯到哪里,有了缺口,也有了恰重逢的日子。

此《仕女图》册共十二开,每开俱有题名,图中以简逸的初石为背景,只写片花数蜂,人物造型纤弱秀美,衣纹细柔,设色清雅,具典型“改派”的仕女风格。

金庸《天龙八部》里,阿朱伏在萧峰的怀中,背心微微起伏,萧峰轻轻抚摸她的头发,心里一片平静温暖,心道:得妻如此,复有何撼?霎时之间,不由得神驰塞上,心飞关外,想起一月之后,便已和阿朱在大草原骑马并驰,打猎牧羊,再也不必提防敌人侵害,从此无忧无虑,何等逍遥自在?

对于相守的平静,一个月太短,怎么过都不够,可是对于相守前的颠簸,一个月却也太长,他们无论怎样,都走不到。

萧峰有不共戴天的仇要报,阿朱有大过天的恩情要还,她易容成父亲的样子,死在萧峰手中。

辽阔的草原上,依然碧绿如波,繁花斗艳点缀其中,白云朵朵透出天的纯净,羊群悠闲地漫步,却永远不会有那一双梦里无数次来过的恋人,美好的画面只停留在了梦中。

此后,是想都不敢再想的痛。

好像人在世上,总有不得不办的事情,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再转身,已没有回头的路。

没奈的,还有岁月风霜,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还是那个张潮,他在《论花与美人》里得出结论,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花与美人的关系,又疏离,又密集。

花开得正艳时,总是怕被比,于是不肯轻易戴在头上,花瓣凋落里,又自哀自怜,把这残花收在心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