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两年前就开始研发“丽莎”了,但是这没有关系。史蒂夫在施乐帕克中心看到的那些技术会改变整个世界,“丽莎”不得不沿着新的思路重新构想。他试图使“丽莎”团队对他在施乐帕克中心见到的那些技术产生兴趣。“你们应该改变方向。”他再三强调。“丽莎”的工程师和程序设计师都是沃兹的崇拜者,并不打算为史蒂夫·乔布斯重新定向。
苹果在那些日子里就像是一艘失去控制的航船,在水中全速破浪前行,有很多人身处驾驶台却没有人真正掌舵。这家公司,尽管只成立了4年,年净销售额却已经达到了300万美元。史蒂夫是共同创始人之一,但是却不再有像早年那样的影响力。在苹果成立的初期,公司仅有两个“史蒂夫”:沃兹·史蒂夫负责技术,史蒂夫·乔布斯掌管其他事务。原来的首席执行官已经离开了,初始投资者迈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担任临时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 Scott,昵称“斯科蒂”)担任总裁;他们两人都很能干,却都无法胜任管理一家生机勃勃的科技公司的工作。在我看来,较之处理一个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的琐事,作为第二大股东的迈克对退休更感兴趣。这两个决策者并不想延迟“丽莎”的上市时间,而史蒂夫所带来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延迟。 这个项目原本已经落后于原计划的进度,这种完全抛弃现有努力、选择一条全新道路的想法显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为了让“丽莎”团队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接受他的要求,史蒂夫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方案:他将就任主管新产品研发的副总裁职位,这样他就成为“丽莎”团队的最高指挥官,从而也就拥有足够的权限命令该团队按照他的构想改变研发方向。事实上,他之前就一直在催促他们这样做。然而,在一次岗位调整中,马库拉和斯科特却给史蒂夫安排了董事长的职位,并解释说在即将来临的苹果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中,他会成为公司的对外代表;他们声称让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25岁男性担任苹果的代言人,将有助于提升股价,同时也会让他更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