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健对大龄女童问题的研究与关注使我立即想到了一个人,这就是六盘山下的固原地区西吉县单家集的单秀明。也许我们早已从《红旗飘飘》大型丛书里、从许多长征过的前辈的回忆录里,看到过单家集。1935年至1936年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聂荣臻、左权、陈赓、杨勇等红军领导人率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西征部队红一军团先后三次进驻单家集。离单家集不远的将台镇就是红军三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地方。
我发现,几个月来我在西部走了很远的路,但我走来走去没走出黄河,没走出古丝绸之路,再就是没走出这条长征之路。当然我们更能从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清平乐?六盘山》里获悉,这是块播撒过革命种子的地方。这主义里包括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单秀明的母亲就是在这些革命主义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英雄的穆斯林女儿,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这位女性都勇敢地担当了单家集村妇救会主任、村贫协主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在风雨、炮火中奋不顾身的女性的形象。因此,这位母亲就在1965年国庆节时,随少数民族代表团走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一切都翻了过来。“红卫兵”、“造反派”洗劫了单家,因为他们在反复的抄家中发现了这位母亲和刘澜涛的合影,“和叛徒合影肯定是叛徒”,造反派们说。他们殴打这位英雄母亲的丈夫,说他把图钉钉在毛主席像上(用图钉把一张像钉在墙上何罪之有?),立即定为“现行反革命”……于是,这位熬不过惊恐、折磨、凌辱的男人就在1966年岁末上吊自杀,那年单秀明初中毕业,是单家集史无前例的三个女初中生之一。而母亲为了孩子们,顶着熬着走了过来……从遥远的西部农村单家集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叫“浩劫”——无论城市农村,也无论天涯海角,命运之苦在劫难逃,如同洪水过街,片甲不留。这种让人无法逃遁、无处藏身的“革命”,其渗透性、残酷性与无人道性实属人类罕见。
少女单秀明经历了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的心灵轮回,这势必要奠定她日后的不屈不挠;而血脉里流淌着英雄母亲凛然傲然、追求光明与正义血液的单秀明,日后的人生绝不会卑琐与平庸。
1974年单秀明被西吉县兴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聘为农业技术推广员,社会上普遍称为“老推”。“老推”的日子永远和农民在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不同的是他们在顽强地推广良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同时,顽强地与千年的传统和保守、愚昧、落后抗争。西吉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的首称县,西吉聚居着80%的回族人口,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直到90年代许多村子仍没有一个女孩上学,农村女性文盲率高达90%。
干旱贫瘠的西吉兴隆,历史上从来不种蔬菜、更不种西瓜,1983年,单秀明率先要在兴隆推广地膜西瓜。她发动了40名能够管得住男人的女人——单秀明向我说这句话时对我解释了一句:即在男人面前说话能够算数的女人。她向她们说:“你们种,我承担风险。成功了你们付给我种子、化肥、地膜款,失败了我赔你们每亩地400斤麦子,种子、化肥、地膜款我不要了。”那年推广种植了60亩,亩产2000公斤,成为西海固农民当年家喻户晓的新闻,结束了兴隆不能种西瓜的历史。后来的兴隆几乎每家每户都三亩两亩地种西瓜,全镇最多的年份种500多亩西瓜,最少的年份也种200多亩,现在,亩产已达4000公斤。后来单秀明见到我时说:“一亩地赔400斤,60亩要赔24000斤麦子呀!种子、化肥、地膜我已垫进去6000元。真砸了拿啥赔呀?现在想起来也后怕,那时就是坚信能成功。”1987年单秀明推广地膜玉米1700亩,外面风传:“种不成没事,有农技站赔呢!”单秀明说:“你必须给我好好种,别老想着等我赔,只要有人种成功一亩,也别想我赔你。”单秀明说,该硬时也得硬。结果一举成功,亩产390公斤,现在兴隆的地膜玉米亩产550公斤,最高的达800公斤,单秀明在兴隆累计推广地膜玉米2万多亩。25年来,单秀明参加完成农业技术试验课题30多项,示范推广地膜玉米栽培、农作物立体复合种植等农业新技术24000多亩,增产粮食164万公斤,净增产值74万多元;单秀明大力进行农作物品种改良,使兴隆镇的小麦品种更换了5次,马铃薯品种更换了5次,玉米品种更换了3次,胡麻品种更换了4次,兴隆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单秀明推行中低产田改造,使近万亩中低产田亩产由150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单秀明推行土壤培肥技术、小麦玉米套种技术、节能日光温室技术20多项,使全镇29300多亩农作物单产由90公斤提高到184公斤,增产粮食5040万公斤,使兴隆镇90%的农民解决了温饱;如同不种西瓜一样,兴隆人历史上不种蔬菜,执著也执拗的单秀明一定要带领兴隆人种蔬菜。现在兴隆人种的蔬菜不仅满足自己食用,还大批量地运往西安、兰州。最多时兴隆一年种植蔬菜1600多亩,亩产3000多公斤,1997年兴隆农民仅蔬菜收入就达20多万元,最好的户一亩蔬菜产值就达2000元。西瓜、蔬菜使兴隆的穆斯林女儿们个个挺起腰板做人了,丰收的季节,她们的西瓜、蔬菜生意热闹成了“兴隆一条婆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