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破坏环境的案子比比皆是。根据日本富山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室横畑泰志副教授的研究成果,目前钓鱼岛正面临不长草的危险,原因在于“居民”破坏环境,而且数量过多。
钓鱼岛是我国在东海南部的无人岛,面积3.8平方公里,既没有港口也没有固定的淡水资源。虽然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信手让韦小宝一家在当地开荒殖民,但不过是小说家言,我们的理解,那里应该是一块不毛之地才对。怎么会出来居民过剩呢?
原来,这里所说的“居民”,并非人口,而是岛上的野化山羊。
在《琉球新报》2009年12月23日发表的报道称,根据横畑泰志的研究,钓鱼岛上很可能正在发生一场野化山羊引发的环境危机。横畑曾出席一个学术会议,在他的学术发言中指出,从卫星照片分析,钓鱼岛1980年无植被的裸露土地面积约占10%,而2000年已经接近30%。其中15.43%是难以生长植物的岩石或陡崖,其他13.59%则很可能是被当地的野化山羊新啃成的不毛之地。照片上并可以辨认出这种环境变化伴随发生的泥石流等现象。
之所以把这一问题归结于山羊,是因为对钓鱼岛的观察显示,该岛的野化山羊数量正呈急剧递增趋势。1991年从附近船上目视观察的结果表明,该岛仅南部地域即有不下三百只山羊在活动。今天,初步估计该岛上的山羊已经达到一千只。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因为日本也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横畑曾试图到钓鱼岛考察具体情况。考虑到钓鱼岛的现状,这个想法只能无疾而终。
不过,横畑并没有对这件事就此放手,他提出,为了保护钓鱼岛的生态,需要考虑上岛抓羊的问题——在今天北京看惯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孩子眼里,这位教授恐怕和灰太狼红太狼属于一党。
山羊生命力特别顽强,饮用盐碱水就可以生活,对食物也很不挑剔。所以,即便在人无法生存的钓鱼岛上也能够大量繁殖。不过,山羊作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那是无需怀疑的了,这种长胡子的动物在此方面臭名昭彰。我国西部地区,一度把山羊养殖作为重要致富手段,因为它可以在干旱贫瘠的地区生长,是不可多得的经济畜种。但是,大家很快发现,山羊多了并非好事。它的蹄子坚硬,善于攀爬,能够把植物深入地下的根茎都刨出吃掉,所过之处堪称生态浩劫。养羊虽然可以短期致富,但破坏生态环境后的代价却绝对得不偿失。为此,在我国内蒙西部等地沙化危险地区,取缔山羊养殖已经成为一项国策。只是,钓鱼岛上的山羊无人管理,所以,它们破坏环境的“罪行”也至今没有被追究。
那么,钓鱼岛上的山羊是一直在那里生活的吗?
钓鱼岛原本并无山羊。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民间团体为钓鱼岛主权之争围绕这座小岛曾进行激烈的“保钓之争”。现在钓鱼岛上的山羊,就是当时日本右翼民间团体“日本青年会”的人员从与那国岛带去的。
根据当年“日本青年会”的成员回忆,山羊上岛的时间是在1978年(在同一篇文章中青年会成员也承认此前台湾省渔民经常到钓鱼岛)。当时,“日本青年会”组织一批决死队员准备登陆钓鱼岛,为了避免因潮水、风浪等问题滞留当地,他们携带了大量食品和饮水。但是,为了预防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他们还带了两只山羊作为万一时的食物。这两只山羊一雄一雌,其中雌羊已经怀孕。结果,由于这些激进人员毫无环境问题的概念,也没想到山羊之间完全没有“乱伦”的概念,两只山羊被丢弃在岛上并遗忘。
几年以后,我国台湾省保钓人员登上钓鱼岛,发现有山羊生活,此事才见诸报端。日本方面起初并不相信,琉球大学教授池原贞夫通过实地考察证实了这一点,日方并报道靠近钓鱼岛的时候就可以闻到上面山羊的味道,可见其数量之多。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不断深入,甚至在清代胡林翼编撰的地图中,都发现了中国将钓鱼诸岛纳入版图部分的专页。“日本青年会”的登岛行动并不能给日本在主权争论中增加什么砝码,但他们带去的山羊,却让其在几十年后成了新闻“人物”。
钓鱼岛的山羊问题曾屡见报端,不过此前各方关于此事一直限于在学术界讨论,并无真正解决问题的方针。尽管2003年《世界日报》就此事的评论曾提到可在不谈及主权问题的前提下与中国等有关方面接触,共同对付这些捣乱的山羊,但并无下文。而横畑以学术报告为背景重提此事,其中含义尚需慢慢品味。
钓鱼岛上曾发现岛鼹等十五种动物,这次山羊引发的环境危机,被认为也同样是对这些岛上原生动物品种的生态灾难,一些稀有物种可能因此灭绝。可是现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问题呢?难道把这些自食其力的山羊统统抓起来?无论谁来实施,从技术角度这无疑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
看来,虽然人们可以轻易地制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进化到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