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从30岁起,你要三思、三思、再三思!
大家都说40几岁是一个最最悲惨的年龄段。
最近经常听周围的人说,对于工薪族来说,40多岁的年纪,相当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已被判了死刑。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法定的退休年龄是50岁,甚至更晚,但综合来看,45岁以后,人们就会处于心理和精神退休的状态之中。这些人惶惶不可终日,担心随时会被炒鱿鱼。而至于离职后的打算,更是手足无措,一片茫然。
其实,并不是只有过了40岁,才会感受到这份不安的煎熬。
从30岁起,人们就会产生这种不安之感。所谓的社会之争,其实指的就是前浪如何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过程。所以,从30岁起,我们就应该把我们的心武装起来,搞明白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
同时,我想说的是不要一味被公司牵着走,否则,也许就在一瞬间,比如公司倒闭、裁员,你的所有幸福都会化为泡影,而要尝试着为自己设计人生的蓝图。站在这个角度上想想,30岁是最为合适的时间段。这也是我下决心写这本书的原因。我想告诉广大读者朋友们的是,从你步入社会那时开始,就应奋力拼搏,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工作越早越好。
这本书中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在与这些人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30岁出头就未雨绸缪,为迎接人生的第二春,寻找自己的毕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把书名定为《三十岁起不后悔——职业选择最重要时刻》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想从40岁开始也不晚。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帮你找几份毕生工作,而是致力于教你如何准备、为自己创造专有的毕生工作。当你站在而立的门槛前,从这个时候起,你要为自己的后半生早早做好打算。
人们常常提及的经营文化,精髓就在于职员和公司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这并不说明公司要为职员的一生负责。当然,只要是职场之人,都会深谙这一道理。他们明白:无论你怎样用功学外语,无论你怎样努力拼业绩,无论你建立多么广泛的人际网络,无论你怎样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如果经营团队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做的一切都属无用之功。
同时,现在的企业都在提倡透明化的经营理念,基本点相当明确,就是提升业绩。所以,公司不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公司里的每个员工。而对于公司有此等奢求的人,也会被人嗤之以鼻,并被冠上“没有眼力见儿”的恶名。
特别是当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只有熬到不惑之后才会感觉到的烦恼,现在已经提前至而立之后,更有甚者,这已经变成了不分年龄段,人人都会拥有的苦闷了。这些看似突如其来的变化,其实都是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必然产物。你在长期的职场生活中,想必也早已切身地感受到环境的巨大变化了吧。
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好好地对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人生做好打算。你不能再一味傻傻地依赖公司了,更不能指望同事能给你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要想过上比现在更为富裕美好的生活,你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切实的准备。
“时间追着我们向前跑,我哪有时间进行什么准备啊?”你应该彻底打消上述顾虑。准备工作做得越晚,未来就会越不安定,而你在未来陷入无防备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旦如此,你可要对自己面临的这个糟糕结局负起全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