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底,金科长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开了一家日式小酒馆。就是自己的这一个决定,金科长足足准备了四年的时间,一切只为了开启自己绚烂的第二人生。金科长不认为只要改变了自己的闷葫芦性格就一切万事大吉,他走访了许多地区,不停地进行市场调查选址,并对周边的商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现在的金科长,不,应该是金社长,保守一点来说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但是,现在的他对于自己的完美变身十分知足,并且收入也不比原来在公司上班时少多少,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的他可谓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正是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认为金社长的故事能对那些梦怀人生第二春的人们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从金社长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成功人士们的一个共同特点,简单来说就是:
“做好准备吧。成功只属于那些做好了周密准备的人。”
三十而立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三十而立。意思是说30岁是一个人能够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的年纪。他老人家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4世纪左右,2500年前的30岁似乎是一个人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年纪。
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讲,30岁是一个不上不下的中间年龄。韩国男人们服完军役,然后再从大学毕业的年纪大约是在26岁~28岁之间,如果继续硕博连读的话,踏入社会的年龄也是大约30岁左右。我们现代人是在一片茫然中迎来了我们的30岁。
30岁也是成家的年龄。韩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即便一个男人混得再不好,他也要准备好全年的房屋租金。当一个韩国男人去相亲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话题就是“你有房子吗?”但是,30岁的男人,都是些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钱买房呢?可怜啊,这些刚刚逃过迷茫时节又接连遭受打击韩国男人们!
30岁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龄,古往今来,人们都对这个而立之年充满关注。请不要把“而立”的含义简单定义为事业成功并且能维持个人生计,“而立”更代表了一种责任感的确立,30岁以后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
是的,到了30岁,你要具备一种能力,一种可以设计自我人生的能力。也是因为如此,30岁让你看到了新的曙光。
看了上面那么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们会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大多都是从30多岁开始向现实生活发出挑战并取得成功的。为什么从40岁不行呢?当然,40岁的年纪也不算太晚。
到了40岁,就进入不惑的阶段。所谓不惑,就是习惯了世事无常,对于一切都已经看得很开。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诠释这句话,无非就是说,“从40岁开始,人们就逐渐安于现状,没有挑战的冲动了”。40多岁的人,看到越长越大的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高额的学费,一想到贷款就会抓狂,他们不得不顺应现状,不想做任何的改变。40岁的人中,当然也会有少数人为了寻找自己的终身职业而奋力拼搏,但这只是个例,大部分人一般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并不是有意对40岁的人进行批判,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在你们步入不惑年龄之前,请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计划,为自己的下半辈子做好准备,这样,你漫长的人生才更有意义,才更加幸福。
好的,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
准确来说,终身职业找的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你对此做出了多少准备工作,但是请你牢记一点。成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要想寻求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终身职业,短的需要几年,长的则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从这一点上来看,越是提早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做准备,我们日后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未来的日子里,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多,当然,短期临时工的工种很容易找到。但是,5年、10年、20年,甚至能做一辈子的职业却越来越难找,要想得到长久而稳定的工作,我想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提早为自己准备、创造这样的好机会。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创造,而不是接受赠予上。而立之年,30岁,从这里开始,我们要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做好最彻底的准备。
《三十岁起不后悔——职业选择最重要时刻》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