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从国民的心理来看是否也有相同点?比如您也说过在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人们热衷的话题就是如何理财,现在的中国百姓也一样。
答:这方面确实是相似的,但是也有一个关键的不同,那就是,当时在日本,出现了“神话”,即“土地神话”和“股票神话”。所有人都认为,土地和股票的价格是断然不会下跌的,人人都相信土地和股票是最安全的投资对象。
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拿股票来讲,其实当时日本并不奉行股票资本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企业来讲,他们都是通过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来约束对方并形成某种联合体,他们并不是把发行股票当做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企业筹集资金基本上还是采取间接的手段,即从银行贷款。所以对股民来说,购买股票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又比银行利息高的投资手段。
将日本国民的这种意识完全击溃的便是泡沫的崩溃。土地价格和股票价格都大幅跌落,这种现象在战后的日本首次出现了。
在这一点上中国则完全不同。中国人则大多认为股票是有风险的,它可能暴涨,也可能暴跌。大家也经历过暴涨暴跌。因此,中国人是在持有这种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在炒股。所以,大家不是一直持有股票,而是时刻候机买入卖出,对房地产的投资也是一样。我有中国的教授朋友,我去中国出差的时候,在闲聊中他就会说“是时候该卖出了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是在利用泡沫赚钱,即使到头来亏损,也不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而是自己认栽。中国人认为投资股票和房地产跟赌博输钱一样,应该愿赌服输。日本国民当年则是一种被骗的感觉。
问: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相当高,远超过普通老百姓的购买水平。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异常的现象。就像刚刚我提到的,建了这么多房子,有那么多人住进来吗?虽然中国国土很广,有13亿的人口,但我感觉,这种建设的供给已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从这点来讲,现在的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很相像。当然,从速度和规模来讲,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时代也已经不一样了,我不能保证说中国也会和日本当年一样,到最后房子都卖不出去,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正在产生和日本当年一样的泡沫现象。
要弄清泡沫是否存在,还是得回到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上来。在泡沫经济时期,人们期待以唤醒需求为手段,进行过度的供给,但是这种唤醒的需求,并不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而是一种被人为制造出来的需求,这种需求总有一天是不得不破灭的。处在20世纪80年代泡沫时期的日本就完全是这样一种状况。
问:能再详细地列举一下当前中国和泡沫时期日本的相似点吗?
答:首先一个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从宏观经济环境来说,两者的通货膨胀都比较厉害。所谓通货膨胀,就是说人们都能够预料到,自己现在买的东西将来都会升值。这样的话,大家就会以资产增值为目的,购买眼前根本用不着的一些东西,而房地产则是其中最有人气的一种。而且这当中经常伴随的一个现象就是,人们不惜从银行借钱来购置这些眼前对他们自己完全没用的东西,这种现象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是很普通的事情,即“购买未来”。当年的日本,现在的中国,发生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房子建了那么多,但是买的人都不是买来自己住的,而是用来投资的。而日本当年除了房地产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券、高尔夫球场会员券以及股票等。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金钱快速流动,经济看起来很红火,但是这种金钱的流动和实体经济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只能称之为是一种“金钱游戏”。在这一点上,日本和中国是共通的。
问:那么,这种集体性“购买未来”的行为是否可以认为是泡沫的缩影?
答:可以这么说吧。就像刚才所说的,这种行为不是由实际需求所致,因此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持续的,因为这会极大地加速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政府必须要在某个时间点上使其停止,使物价停止上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金融紧缩就必然会发生。所以,一旦通货膨胀产生,以上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联动必然会发生。从这一角度考虑,这种集体性“购买未来”的行为也就可以被认为是泡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