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招 公德意识——教女孩时刻不忘社会人的职责

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 作者:鲁鹏程


所谓“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主要表现为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

女孩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独立个体,自然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她应该知道身处于群体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因自己个人的喜好和习惯而为所欲为。

然而,我们在公共场合常常发现,有些看似文静的女孩却不顾旁人地大声喧哗、大肆说笑,有些穿着时尚的女孩闯红灯、挤公交车抢座位,有些女孩随处吐口香糖、吐瓜子皮、乱扔垃圾,还有些女孩在马路上和异性打情骂俏、又搂又抱……看到这些情景,我们会不自觉地想:我的女儿可千万别这样。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她们在家里被宠惯了,凡事都以她们为中心,以她们的意愿为标准,宠到最后,她们根本不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走入社会自然也很难有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了。

我们希望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走到哪里都能顾及个人形象、顾及大众感受、遵守公共道德的女孩,那就必须把公德意识传授给她,让她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淑女,让她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给大家美好的感受。

别让女孩在家里唯我独尊

公德意识的建立,强调的是重视他人的存在,重视群体的利益,而不是强调个人的需求与感受。而一个在家庭中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女孩,她心里只有自己,在家里想干什么干什么,一旦养成习惯,走到哪里都会我行我素,那么公德意识自然就很难建立。

楠楠总会趴在家里的沙发上,并扬言这是她的沙发,不让任何人坐。一次,妈妈带楠楠去商场,妈妈试穿鞋子的时候,楠楠也会趴在座椅上,搞得其他顾客都没有地方坐着试鞋。

当有人小声说“这孩子一点也不懂公共道德”时,妈妈才觉得问题不小。

楠楠的例子告诉我们,家庭是建立女孩公德意识的基地,女孩只有在家庭中学会为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考虑,才能逐渐建立基本的公德意识。这样,当她外出后,在公共场合就不会因自己的“私欲”而忽视“公德”了。

教导女孩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这四个字涵盖的内容很广,就“遵纪”而言就是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简单地说,女孩上学后作为班级成员,就一定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学校要求穿校服、戴红领巾,女孩就不能因为校服不好看而不穿,而是要服从规定,不能因自己的行为影响集体利益。

而女孩出行时,就应该遵守各种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排队乘车、懂得让座,等等,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因维护公共交通秩序而确保了更多人的安全。

再如,当女孩去银行、商场、图书馆、电影院、公园等公共场合时,也要遵守那里的规定,要懂得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闯办公场所等,以免影响其他人工作,给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而“守法”就更不用说了,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公民的利益,那些触犯法律的人往往是不考虑大众的利益,只考虑个人的得失,才会铤而走险。我们要让女孩懂法、守法,触犯法律的事情绝对不干,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

鼓励女孩维护公共环境

妈妈带艳艳去看电影,母女俩一边看电影,一边嗑瓜子,她们直接把瓜子皮扔在地上。等电影结束后,母女俩的座位周围满是垃圾。当清洁工人走过来准备打扫的时候,忍不住说:“怎么这样脏啊?怎么不知道维护公共卫生啊?”妈妈顿时觉得很尴尬。

虽然各个公共场所都配有清洁工人,但是,这并不代表女孩可以随便制造垃圾,女孩身为社会人,应该有维护公共卫生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要让她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使用公共洗手间时要及时冲刷,要维护清洁工人的劳动成果。

除此之外,不乱摘花草树木,不损坏公物,等等,都是维护公共环境的表现。

而环境不仅是由硬件组成的,还由与“氛围”相关的“软件”而组成,比如,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就不主张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所以,我们鼓励女孩不在公共场合制造垃圾的同时,也要让她为打造和谐的公共氛围而努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