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婼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因为能力卓越,几乎不费什么周折就进入了一家日资银行。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一口流利的日文是她最好的职业资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中,还有一位比她早来一年的王薇,总是对她颐指气使,让她平白受了很多怨气。当然,即便受了怨气也不能怎么样,早来一天都是资历的象征,更何况是早来一年呢?如果周婼没有那么敏感的话,那倒也没事,偏偏她的自尊心又极强,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自己的业绩做好,期望得到客户总监艾莎的赏识。这样才能爬到比王薇更高的位置,扬眉吐气。
还好,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姚芬。姚芬总是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总是有很多问题要问。其他人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因此就不太管她的事儿。只有周婼愿意接下让姚芬觉得吃力的客户,并且很大方地将一些业绩算在姚芬的头上。其实,周婼的想法很简单,人家也是刚来的,经验也没我丰富,我应该多帮她一点,搞不好让艾莎总监看到,还会提拔自己。
没多久机会来了,银行进行例行的人事调整。周婼信心十足,就等着总监亲口告诉她自己被提拔的消息。 结果却出乎意料,姚芬得到了提升,而周婼却还在原地踏步。她又气又急,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如果不是那天同事约她一起吃饭,一语道破天机,就凭周婼的心高气傲,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之所以失手,正是因为姚芬。原来姚芬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无能,在进入这家银行之前,也在其他的金融机构呆过。在周婼双手为她奉上业绩的同时,姚芬已经自己拿下了好几个客户。而只有周婼傻傻地被蒙在鼓里。至于为什么提升姚芬的原因,同事告诉她:“各部门的上司都觉得你太强势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你被提升,以免日后气焰更加嚣张。谁会傻到放一个咄咄逼人的人在自己身边给自己添堵。可姚芬就不一样了,她能力好,又漂亮,又柔弱,大家都愿意给她一个机会。而你呢,没有人觉得有必要给你机会。”
职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有人凭着自己的实力取胜,就有人凭着自己的心机取胜。有人凭着踏实取胜,就有人凭着取巧获胜。有人自以为是,却时常被人利用。比如,周婼想要通过自己的职位提升来达到压制王薇的目的,殊不知自己在无意中已经被别人压制,被他人利用了。她看不惯王薇,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本与她比拼之前,妄想让自己的“乐于助人”被别人看见,进而达到自己晋升的目的,反倒被别人当成了傻瓜,被人居心叵测地利用了。
容易被别人利用和算计的人,往往是心无旁骛,一心工作的人。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具体事务和工作细节上,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弱点,从而被人利用。在抱怨自己被人利用的同时,也应该自我警觉,适时地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别人利用?说起来,像周婼那样被人利用和算计,表面上看起来是别人的过错,其实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自视甚高,锋芒毕露,太过自以为是,或许就是她被利用的根源。
“利用”也不见得就是贬义的。事实上,既然是利用,就肯定会有利用的一方,也有被利用的一方。在职场中所谓的利用,更多的是偏向“中性”的含义。我们没有完全避讳自己被利用的价值,因为利用和被利用在职场中的各种场合都司空见惯。只是聪明的职场人懂得在利用与被利用之间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自己事业发展的主导者,防止因为自己被利用而偏离了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对于职场中被“利用”的情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思考一:我被谁利用了
身处职场,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就是与你的老板的关系。毫无疑问,你身上有利用价值,老板才愿意雇佣你,从而完成公司的整体价值提升,获得业绩,甚至实现老板个人角色的转换。那么作为一个员工,就不需要从老板身上获得相应的利用价值吗?如果在公司里,在你与老板的合作关系中,你是“自动付出,不计回报”的,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就只能依靠运气了。
到底你是被谁利用,首先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同事无条件地利用你,还是你单方面地对人家好?自己的职业发展只能靠自己去做出理性的判断,这样才能保证在被利用的同时,获得被利用的实际收益价值。
思考二:想清楚被利用的原因
弄清楚你被利用的原因,究竟只是因为你太过轻信别人而被别人利用,变成别人的踏脚石,还是你在利用别人的过程中,反被别人利用。事关前程,切勿考虑不周。切忌让自己完全处于被动的被主宰的地位,否则到时候连退路都没有。或者你可以想清楚,在自己被利用的同时,也利用别人来为自己提供价值。
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暗地里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每个人都有私心,你无法阻止对方是否会利用你的正直和高傲去达到某种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可能和和气气,然而一旦面临加薪、晋升、裁员等关乎个人利益问题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变成竞争关系。如果总是没心没肺地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想法,很可能就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遭到暗算,被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
我们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以诚待人”,很多人都将这条为人原则当做金科玉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通用。毫无疑问,这些以诚待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碰壁。当这些碰过壁,吃过苦的人“恍然大悟”,彻底转变之后,就认为在职场中是没有任何诚恳可言的。当人们受过伤害之后,重新“振作”,表现出自己的欺诈行径之后,又会给同事和上司留下恶劣的印象,最终导致职场形象受到损害。那么,待人真诚被利用也不对,待人以欺利用别人也不对,到底什么才是职场中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