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 年: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
1960 年8 月以前,饮食业(中西餐厅、饭馆、点心铺、小吃店)是不收粮票的。粮食供应紧张后,一些地方报经中共中央同意,对饮食业实行收粮票供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控制得更严,只收本地粮票,不收外地粮票。(同时又保留少数高级饭馆不收粮票,实行高价销售。)《票证旧事》中记录了一位上海作家的回忆:1962 年夏天,孩子大病初愈,嘴巴却特别馋。奶奶在梳头匣子里翻了半天,找出1 斤全国粮票,并且往口袋里揣了20 元钱(也许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了),就带孩子去了南京路。南京路上饭店很多,但仅仅20 元钱是不能进那些高级饭店的。奶奶找了弄堂口的一家小馆子,带孩子进去坐了下来。为了让孩子开开荤,奶奶点了“红烧狮子头(肉圆子)”和“鱼皮豆腐”两个普通的荤菜,同时又掏出那1 斤全国粮票买米饭。哪料到开票的服务员却说:“上面规定,饭店里全国粮票不能用,只收上海粮票。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
一顿饭9 分钱外加4 两粮票
邢燕子下乡务农的50 年代,实行了粮食凭票定量供应政策。从那时起,吃粮要粮票,穿衣要布票,还有肉票、糖票、棉花票,就连做衣服缝被子的棉白线也要凭本(购货本)供应,买啥都要带着票、拿着本。
票证年代,粮食对于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那时农民种粮却没有粮票,只能是种啥吃啥。城里人有油票;村里人吃油,只能靠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种蓖麻子、黄豆、芝麻换油吃。那些年邢燕子曾多次到县、市、省和北京开会或学习,每次外出都要带上粮票,而邢燕子又没有粮票,要从家里带上粮食,到公社的粮库去兑换成粮票,还要粗粮细粮搭配,去外地还要换成全国粮票。那时外出的补助每天仅2 角钱。9 分钱吃一顿饭:
两个窝头4 分钱,一碟咸菜2 分钱,一碗稀饭3 分钱,一共9 分钱外加4两粮票。多年以后,邢燕子也有了天津市的户口,有了粮票,定粮是每月28 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