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恩来致信纪登奎、汪东兴,要他们具体承办让谭震林回来一事,同时也趁机提出,邓小平曾要求做点工作,请你们也考虑一下,主席也曾提过几次。随后,周恩来又找纪登奎、汪东兴二人面谈邓小平复出之事。
12月27日,纪登奎、汪东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写出了恢复邓小平副总理职务的建议信报周恩来。周恩来请示毛泽东,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
历史终于洞开了邓小平复出的大门。1973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通知邓小平一家回北京。周恩来亲自找汪东兴,要他安排好邓一家回京后的住所。
3月上旬,周恩来连续主持几次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复职问题的决定稿。会上,经过两种力量的激烈交锋,终于在3月10日通过了这一决定。会后,周恩来立即写报告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些天来政治局会议讨论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及国务院副总理的情况,同时提出:由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一个决定发至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将邓小平出来工作之事通报全党及党外群众。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报告上批示:同意。
3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全党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决定》。
4月12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宴请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这次招待会,邀请了众多的中外记者,周恩来特意让邓小平出席这次招待会。这是在政坛沉寂了六年之久的邓小平第一次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公开露面。招待会结束后,世界各国记者都匆匆奔向电报大楼,向全世界传播一件重大新闻:邓小平复出。
至此,周恩来也稍稍舒了口长气。当年,当邓小平一家将启程赴江西时,周恩来亲自拨通了江西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电话,指出:毛主席说过,邓小平的问题和别人不同,他下去是到农村锻炼,不能当全劳力,要有人照顾他们。同时,周恩来还否定了江西省革委会负责人准备把邓小平一家安置到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的赣南山区的意见,建议应选择南昌市郊为宜,所住房子也应最好是独门独院的两层楼房,既能出来在院子散步,又要能保证安全。周恩来的这种特殊安排,是否意味着他当时就预料到邓小平必将重返政治舞台,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周恩来的安排无疑是在危急之中将被林彪推向急流险滩的邓小平拉向了一个避风的小港湾,为邓小平政治生涯的再度“起航”给予了希望和保证。
毛泽东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当军委委员。”“四人帮”听后目瞪口呆
曾参加过4月12日盛大招待会的匈牙利记者巴拉奇·代内什在她后来所著的《邓小平》一书中,对当时同一大厅内的权力对峙场面作了这样的描述:
眼前的景象是:这边站着“文化大革命”的一些英雄,他们不久前剥夺了他(指邓)的一切权力;那边是政治牺牲者,但他现在又站在权力的大厅里,是副总理之一。此时此刻,他们能互相猜度些什么呢?
这位匈牙利记者的洞察力是深刻的。这里,我们无需去揣测当时双方各自丰富的心理内涵,只是有一点是无疑的:江青一伙把邓小平的复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江青那两块阴森森的镜片后面,露出的是一股“别高兴得太早,走着瞧”的凶光。
一个月之后,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有关事宜。无疑,这对于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步入中央核心领导层又是一个机会。
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为了让邓小平更好地开展工作,是否可以考虑让他重返政治局。因为当时的副总理除邓小平外都是政治局委员。
江青一伙闻知后,又恨又怕。他们四处活动,极力阻挠邓小平进入政治局。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聚集到钓鱼台康生处,密谋策划。江青说:“邓小平要进了政治局,今后还有我们的发言权吗?”
康生在一旁谋划说:“邓小平进政治局,我是不同意的,群众是有意见的。这个情况你们搞个材料向主席报告嘛!”
有了康生的支持,江青更是肆无忌惮:“我要当面向主席提抗议,问问他‘文化大革命’还算不算数了?走资派还要不要批判?”
张春桥不愧为“军师”:“康老,我记得1967年4月份你在军委会议上有个讲话,是专门批判邓小平的,讲得非常全面、深刻。”
王洪文说:“对,应该把康老的讲话找出来让群众学一学,现在许多人连邓小平犯的什么错误都记不清了。”
康生说:“其实,不用我的讲话,也能挡住邓小平,在全会的时候,告诉委员们别投邓小平的票就是了。”
江青一伙在幕后千方百计把他们在上海的死党和帮凶大量塞进中央委员会,以增加他们在中央委员中的比重。
8月,中共十大在北京召开。在十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仅仅进入了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