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第一次上市:1973-1989年(9)

百年利丰(第二版) 作者:冯邦彦


不过,此后几年,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实行纺织品出口配额的限制,利丰业绩倒退。1974年度,利丰的营业额降至8371.99万港元,除税后溢利降至175.17万港元,分别比1973年大幅下降56%及76%。1975年度,利丰的营业额进一步跌至6217.52万港元,降幅达26%,除税后溢利则稍有回升。营业额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利丰失去最大一家欧洲客户C&A。1979年,冯国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C&A)与我们在一起已经有12年了,但问题是他们的需求是具有排他性的。单单是处理这家大公司的业务就花去我们的所有时间,它实在是太大了。我强烈地感到当一家公司已经大到足以建立自己的供应部门时,它就不再需要我们,除非我们愿意将我们的业务调整到和它们的特定需要挂钩。”受此影响,利丰的业绩直到1979年度才全面超过1973年度的水平。

C.&A.事件发生后,利丰认识到依赖个别大客户及继续扮演传统中间商的危险性。1979年,冯国纶说:“我看到了我们必须迅速发展美国市场的迫切需要。几乎是抱着一种破釜沉舟(do-or-die)的态度,我们逐步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战略是收窄我们想要占领的市场,寻找最好的、最合适的顾客,如果不是我们需要的那种现成的好顾客,我们宁愿不要。前一两年也许是我们最艰苦的时期,我每年都要去美国四五次。”在此稍早一些时候,冯国经说得更明确:“众所周知,贸易作为一个行业多年来一直受到很大的压力,贸易公司过去一直充当供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中间人,在过去20多年间由于市场的发展这种功能正逐渐被削弱。大型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倾向自己直接出口产品,而海外客户则越来越多地通过频繁的考察来适应‘神秘的’东方市场方式。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贸易企业能够担当的角色。”

冯国经表示:“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专业化。我们公司的人才不能只是一般的贸易商人,他们还必须是产品专家,这就是过去五年来利丰组织管理制度转变的方向。在我们的成衣或各个附属部门中,我们将之分拆为不同的产品小组,而这些产品小组又分为更加专业化的小部门。”冯国纶也认为:“我们的战略是,我们要提供整体的商业关系——一种彻底的全新的概念。过去,利丰只是扮演买办的角色,就像中国的中间人一样。在以前这是必要的,但现在不同了。我知道买家不仅仅需要一个翻译者,他们还在寻找生产管理者,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提供的服务。”

即使在利丰发展早期,其内部组织结构也是围绕着主要客户来建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种理念更明确。当时,冯国经、冯国纶已确立“顾客主导”(customeroriented)的理念,认为公司应该针对客户的需要,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尽量做到最好。为实现这一目标,利丰围绕着主要客户建立产品销售小组。每一个产品小组都针对特定客户提供全面的顾问服务,为这些客户寻找适合的厂家,并担当这些厂家的咨询顾问角色,包括向厂家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新的生产程序和新的产品线,甚至为厂家提供新的产品理念、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资金援助等。正如冯国经所说,这一时期利丰开始“介入整个生产过程的前端和后端”。在前端,“我们做市场、设计和管理”;在后端,“我们做检测、包装和运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