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上帝安插进商业社会的吉光片羽,顶级富豪的故事总是散发着迷人光彩,透露出强烈的时代况味,隐含着解读经济变迁的特殊密码。
这是一群性格各异、参差不齐的人,从空蒙夜色中走来,在各自生命的某个时刻聚到一起。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却有着惊人相似的抑扬顿挫:启程,风波,转折,成功,打击,失败,反复,陨落。
所有路径组合到一起,电光火石间,一幅斑驳陆离的图谱骤然出现,凝神屏息,或许会听见遥远的风声……
110年财富反思
商业丛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对成功与财富的渴求吸引着一代代人前仆后继,但真正成功的永远都是不起眼的少数派。
身为榜样
物以稀为贵。他们是经济社会的标杆与翘楚,手中的财富和头顶的光环浓缩了大半人生,却无法遮掩岁月的痕迹。关于他们的传言常常令人怦然心动。飞短流长中,闭合的财富秘籍骤然开启。作为事业成功者,富豪们时而保守,时而激进,或在波诡云谲的商海中翻滚,或在质朴平实的实业中拼搏。虽并非本意,但名下的巨额财富常使之处于聚光灯下,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符号。
从小的方面说,商界领袖为个体奋斗提供了成功模板,丰富了底层社会的想象,并极大拓展了流动上升的空间。从大的方面讲,升起又坠落的跌宕人生恰恰反映了社会财富的聚集、流转和变迁。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富豪都不是生而富有。通常情况下,他们出身低微,少年时没少吃苦,对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充满渴望。及至投身商海,摸爬滚打,历经磨难,最终踏着竞争者的尸体逶迤而来。
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商业意识淡薄的中国,先行者的足迹往往会成为拥趸效仿的对象,激励后辈在追寻财富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去。但很多时候,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与其说那是矢志追求的结果,不如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偶然碰撞出的火花。
世上已经不可能有第二个鲁冠球了。置于同样的时空背景下,30多年来,江浙、广东沿海一带的10万社队企业死的死、灭的灭,走到今天的屈指可数。同类相较,鲁冠球的企业之所以常青,或许与其识时务的个人素质不无关系。当他屡屡当选浙江首富时,与他齐名的“农民企业家”禹作敏早已成为过往云烟。
现实社会时刻上演着时势造英雄的情景剧。2003年之前,制造业一统天下,鲁冠球那样的实业家风光无限。一转眼,第三次浪潮来袭,互联网精英变得炙手可热。再之后,房地产热掀起新造富运动,资本市场催生了无数财富新贵。风向变化太快,每一次转向都令人猝不及防。
同理,即便重回2003年,丁磊也不敢保证能再次问鼎中国首富。众所周知,21世纪初的这股互联网热潮在中国缔造了大批年轻富豪。但种种迹象表明,某个时刻取得的成功只是偶然的。创业路上充满太多的偶然因素,人们永远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使得成功看起来虚无缥缈、无规律可循。
警醒与借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些人一路走过来了,有些人倒在了路上,更多人走投无路。当任正非携带2万元人民币到深圳创业的时候,绝不会料到多年后一个叫胡润的英国人会把他列为广东首富、中国第三富豪。日后任正非时常小心翼翼,满怀危机意识,或因成事艰难。
富豪落马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牟其中之后,仰融、杨斌、周正毅、唐万新等大佬无一不是在风光无限的顶峰跌落。这使得财富看起来有些危险,成功不过是失败之前的昙花一现。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能走向成功已是不易,如何在成功后继续坚挺,如天问般拷问着过往行人。消失的富豪固然悲壮,却并不妨碍人们称之为英雄。如果说中国商业精魂不死,那么这些所谓“失败者”的出局,这些透露着人性缺憾、体制陷阱和漠视规律的案例,也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10年财富史,荣氏家族、四川刘氏兄弟与广东的朱孟依家族是在榜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财团,这再一次印证了家族关系的稳定与牢固。与此相关,全国各地的首富们也喜欢把财富传给下一代,通过家族继承的方式维系企业命脉,家族财团迅速崛起。比如,26岁的杨惠妍在2007年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新首富。两年后,胡润百富榜前十大富豪中共有7个家族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