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03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1)

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胡鞍钢

健康是民生之需,也是人类福祉之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正如阿玛蒂亚·森所说:“健康是使人类生活体现价值的基本潜能之一。”([印度]阿玛蒂亚·森:《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载《视界》,第4辑。)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成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会使工作小时数增加16%,个人收入提高20%”(参见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局:《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8页,2011。)。

从健康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实现了顺利地控制传统性疾病,实现了低出生率、低婴儿死亡率的现代人口转变。人口预期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左右,提高到1978年的68岁,再到2008年的73岁,到2010年估计已经达到74岁;孕产妇死亡率由50年代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至2008年的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变迁也是不断追赶美国的过程。1950年中美预期寿命差距为33岁,到1980年缩小为7岁;1980-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为4.5岁。实际上,上海、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人口预期寿命已经超过80岁,也超过了高收入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为79岁)。(参见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表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当然,我国的健康发展还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健康不安全人群规模愈来愈大,直接或间接涉及4亿家庭和13亿人口,超过其他因素不安全对人们的影响。根据2008年的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我国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了8.4亿;经常饮酒人口达到了9260万人;患慢性病人数达到了2.1亿,比2003年多出了4300万人。(参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根据世界银行评估,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在疾病负担中占82%,远远超过传染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局:《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1页,2011。)尤其是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世界总数的1/3,大约有5亿人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近100万,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疾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健康不安全已经构成最大的威胁。

回顾历史,1949-1978年是新中国健康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中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基本上控制并消除了严重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创造了低收入水平下健康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奇迹。1978-2003年健康发展不但慢于前一阶段,同时也滞后于经济增长,健康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2003年SARS危机为标志,中国从增长优先转向健康优先,健康发展也进入新的黄金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向科学发展,这一黄金发展阶段将长期延续下去。

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提高到77岁,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将由5岁缩小为3.1岁;到203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提高到80岁,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缩小为1.3岁,预计在2040年左右就可以赶上和超过美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